起一块牌子,右面的牌子上写的是:克莱夫克尔先生;左面的牌子上写的是:普律莫先生。
两人都是二级剑术师中的高手。他们带着军人般的严肃神情,迈着略嫌僵硬的步伐登上台后,彼此机械地行了个“交战礼”便交起手来了。由于身穿帆布击剑服,又带了白色护肘皮套,看去像是两个古代士兵模样的小丑,为了逗乐而在那里你来我往地打个不停。
大厅里,不时有人发出一声呐喊:“击中了!”裁判席上的六位男士于是将头向前伸了伸,一副十分内行的样子。观众所看到的,只是两个木偶一般的人,伸着胳臂,在不停地跳来跳去,因此一点门道也看不出来,然而人人都显得兴奋不已。他们只是觉得,这两个人的动作并不怎样优美,甚至有点滑稽,不由地想起新年期间大街上卖的那种打打闹闹的小木偶。
这第一对击剑手赛完后,接着上场的是普朗东先生和卡拉平先生。他们一个是民间剑术师,一个是军中教官。一个矮得出奇,一个胖得要命,简直像是用肠衣吹制的气球。只消一剑,立刻就会瘪了下来。一见他们这副模样,大厅里顿时笑声不断。普朗东先生动作敏捷,进退自如,卡拉平先生却只是挥舞手臂,整个身子因太为臃肿而动弹不得。不过话虽如此,每隔一会儿,便可见他单膝前屈,憋足了劲,带着沉重的身躯向前刺去,仿佛成败在此一举似的。但随后,他要将身子重新直立起来,也就十分吃力了。
懂行的人都说他一招一势很是严密,使对方无空可钻。观众自然信以为实,对他赞不绝口。
再接下来,便是波里雍先生和拉帕尔姆先生了。前者为职业剑术师,后者为业余选手。一交手,他们的格斗便激烈无比,疯也似的你追我赶,逼得裁判搬起椅子纷纷躲开。他们一会儿打到赛台左边,一会儿打到赛台右边。一个如果向前逼进,另一个就会纵身一跃,向后退去。女士们时而为他们那趣味横生的后退而忍俊不禁,时而又为他们的凶猛冲刺而提心吊胆。不知是哪家的孩子觉得这貌似激烈的比赛并不过瘾,这时喊了一声:“你们别累着了,快下来吧!”举座为这不知深浅的话语而大为扫兴,嘘声因而四起。行家的评论随即迅速传开:两个参赛者都非常卖力,只是功夫略有欠缺。
上半场的最后一场,是雅克·里瓦尔同比利时著名剑术师莱贝格的精彩表演。他一出场,便受到女士们的赏识。只见他相貌英俊,修短合度,且步伐轻捷,身手矫健,一招一式比前几位参赛者都更为优雅。无论是守还是攻,他的动作都是那样地洒脱,令人赏心悦目,同其对手形成鲜明的对照。因为后者虽然也表现英勇,但常常流于俗套。
“此人看来很有教养,”有人评论道。
最后,里瓦尔取得了胜利。大厅里响起一片掌声。
然而就在此前不久,地下室上方突然传来一阵阵伴有跺脚声和欢笑声的奇怪声响,弄得观众很是不安。显然是二百来位应邀前来的客人,因无法下来观看而在那里起哄。仅那小小的螺旋型楼梯就挤了五十来个男士。大厅里一时变得酷热难挡。要求透透气和喝点水的呼声,此起彼伏。刚才那爱闹的家伙,这时又喊了起来:“我们要杏仁露、柠檬水和啤酒!”尖利的嗓音压倒所有人的说话声。
里瓦尔身上依然穿着击剑服,满面通红地跑了来,说道:“我这就去让人送点冷饮来。”
说罢,他急冲冲地向楼梯边走去。但楼梯上已堵得严严实实。要穿过这密密麻麻的人群,比登天还难。他只得向上面喊道:“快给女士们送点冰水来。”
这五十来人随即跟着喊道:“快送冰水!”
终于有人托着一托盘冰水出现在楼梯口。可是等到盘子传到下边,却只剩下一些空杯了:杯内的水已在传递过程中被人喝干。
“这样下去岂不把人憋死?”一个人声嘶力竭地喊道“赶紧赛完,早点散场吧!”
“募捐还没有搞,”另一人跟着喊道。
“募捐…募捐…募捐…”众人随声附和道。一个个虽已热得气喘吁吁,但仍是一副欢快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