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易安ti的三个特征
[摘要] 本文论述了李清照词作的明白省净而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言特点、凄婉悲怆的艺术格调和倜傥有丈夫气的艺术风格的三个特点,从而论述了“易安ti”的主要显著特征。
[关键字] 易安ti、寻常语、凄婉、丈夫气
李清照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能够独树一帜,自名一家,这主要取决于她词作的高度的艺术成就。她的词在当时就被广为liu传,时人称之为“易安ti”李清照的生活和词作都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她天资聪明,博学多能,生活洒脱,加之生活美满,故“易安ti”前期词作绰约轻盈,自然妩媚,充分ti现了年轻女子的天真活泼和极细腻的儿女柔情。南渡后国破家亡,屡遭丧luan和磨难,ti现在词中,自然更多了一份家国之思和shen世之叹,词作中充斥着孤寂忧郁的感伤之情。“易安词”尽guan前后期有明显不同,但作为“易安ti”,一些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共同的。
“易安ti”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shen沉感受和ju大不幸的艺术风格,它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寻常语入词
以寻常语入词是“易安ti”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李清照在她的《词论》中力主词“别是一家”,竭力维护词作为一zhong独立文ti的本色,而她作词也严守此dao。她不追求辞藻华美,也不刻意熔铸前人诗句,而是大量使用从口语中加工提炼的、明白省净而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言,来明明白白表述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使词作自然清丽,极富情味。如前期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liu。一zhong相思,两chu1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tou,却上心tou。
几乎是字字明白,句句浅俗,却真切表达了作者思念远方亲人的别离之情。“谁寄锦书来”问得平中见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tou,却上心tou”,让人读来,更是心驰神dang。通篇浅白语言,产生的清新工巧,真挚感人的艺术效果却不由得为后人称dao。词中的谴词造句,天然率直,创造了以寻常语为主要特色的文学语言,真所谓“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彭羡门《金粟词话》) ①和“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贵耳集》卷上)②。再看《凤凰台上忆chui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狼,起来慵自梳tou。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yu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yang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liu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chu1,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仿佛是毫不经意,随感情的宣xie而冲口而出,一段纯粹的内心独白。仔细ti味整词,han意多层,十分jing1细。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yu说还休”,亲人远别,千言万语无从说起;“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yang关,也则难留”,分手已定,重重心事,说又何用;“惟有楼前liu水,应念我、终日凝眸”,离恨别苦,难以启口的内心隐秘,刺人衷chang,宁可自我承受,不愿再增加行者负担。这重重思绪,微妙心态,全用家常语dao出,更显得han蕴而绵绵不尽。
“易安ti”的这zhong寻常语决不同于柳永的俚俗语。与柳词俚俗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作者从口语中提炼入词的,已是去尽浮华,只留新雅工巧的诗语。其虽然口语化、通俗化,却并不象柳永那样步向淡乎寡味、松散无力。柳永是把词引向市井的开拓者。他应用入词的俚俗语主要是将有趣白话加到词中,形成一zhong很平民化的语言风格,他本来针对的就是普通市井人物,所以他的这方面浅显语言只是一zhong不加提炼的平民的语言。相对于上层文人士大夫的高雅艺术要求而言,这样的“下里ba”语自然为他们所不齿。看柳词《小镇西》中:
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天然俏、自来jian黠。最奇绝。是笑时、媚靥shenshen,百态千jiao,再三偎着,再三香hua。
纯粹是平民话语。对此,李清照本shen就在其《词论》中谓柳词“词语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