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aduwa文集 > 浅论易安体的三个特征(3/3)

浅论易安体的三个特征(3/3)

,风鬟霜鬓”的苍老,一起交叠而来。要知道“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的时候,词人可是个压倒群芳的才女。

至于她那首晚年赋愁的秋词《声声慢》,则更是伤人情怀: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接连十四个叠字,只为了叙说一个愁字,这愁,自不是《如梦令》、《醉花阴》那种轻倩幽淡的春愁离愁可比了。靖康之变把李清照个人生活同民族灾难连结在一起。在这场家国浩劫中,所有珍爱的东西,全都失去了。所谓“寻寻觅觅”,那只能是唯一占据她身心的对往昔的无尽回忆,只能在记忆的角落里苦心寻觅。而这种寻觅,更使她感到现实景况的孤苦。于是“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全词通过刻划冷清的环境来烘托凄惨悲切的心境,无论忽寒忽暖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不是生愁、助愁、催愁、添愁的,也难怪词人哀叹“怎一个愁字了得”了。

“易安体”正是因为词人于婉约词本色中融入了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而加深了易安词的社会内蕴,推动了南宋词的发展。

三 、“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

李清照既然是个女词人,她的易安体自然未能摆脱闺阁之气,但这决不能视同一般的“闺阁词”沈曾植《菌阁琐谈》就说 “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 ⑤。这个评价指出了蕴藏在李清照闺阁风姿中的特殊气质。李易安的倜傥有丈夫气,从她的许多言行举止中就可以看出。她的《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忧国之念,恢复之志,不下陆游《诗愤》,显示其性格刚烈一面。

而作为“易安体”,它的词中既包含女性的温柔灵慧,又有着一般女子所缺乏的俊爽和开朗特点。她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起来,使词婉约而不绮糜,柔中带刚,于柔媚中蕴含激昂豪迈气势。这使得“易安体”倜傥而有丈夫气。《渔家傲》一词就充分展示了她精神境界雄奇阔大的一面: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在词中,词人通过神奇瑰丽的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太空,不顾“路长”“日暮”,在九万里风的推动下,泠然作海外行。反应了李清照不满现状,要求打破沉闷狭小生活空间的愿望。虽然词中没有出现象《乌江》诗的直语豪言,但我们能感受到李易安不逊须眉的那份飒爽豪气,梁启超就说“此绝似苏、辛派”(《艺蘅馆词选》乙卷)⑥。

易安体以其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在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并对两宋词的发展有其特殊贡献。它的语言通俗易懂,音律明白流畅;她的后期词,则深深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加上与其个人的艺术独创性完美统一,使传统的词风得到充实和改造,深深影响了后代词人。

参考文献:

吴熊和 《唐宋词通论》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3第二版

陈祖美 《李清照新传》  北京出版社 2001

王仲闻校注 《李清照集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10北京第一版

罗宗强等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第一版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