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当青舂成为往事 > 后记:文学应当有一条哲学的通道(1/4)

后记:文学应当有一条哲学的通道(1/4)

后记:文学应当有一条哲学的通dao

1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曾经以min锐的心理dong察力记述过人类这样一zhong普遍境况:人们常常感到自己只是为了他人的需要而生存,不能gen据自己的选择和意愿使自己成为自己,他只是试图按照别人认为应该的那样去思维、感受和行动…也就是说,他不得不选择zuo一个并非自己本人的人。

在此之前,ma克思主义关于异化的理论中也曾经zuo过类似的表述,认为一个人可能会在社会中丧失真正的自我,把自我埋葬在他扮演的角色、他的社会作用之中。ma克思在《哲学手稿》中指出:“人只有在成为他自shen的主人的时候,才能将自己当作独立的存在物,而且只有他把自己当作自己的存在归之于自shen的时候,他才是自己的主人。”这就是说,人只有以多zhong方式占有他自己的全bu存在,他才是独立的,因而才是一个完全的人。尽guan一八四四年之后ma克思较少使用人xing和人的本质等概念,但是青年ma克思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仍然极大地扩展了对人类本xing的心理学解释范畴。

ma克思之后出现的jing1神分析理论、存在主义哲学shen化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它们认为人不仅仅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人还是其自shen,也就是说,既然社会是由人组成的,那么,社会的某zhong无意识和某些抑制因素,必然要同既定的人类需要发生冲突,从而导致jing1神压抑,人类在感受和摆脱这zhongjing1神压抑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和实现自我。

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发展和社会变动其实都ju有如下特点——正如在现代西方哲学、lun理学和心理学史上都占有显赫位置的哲学家弗洛姆所言——“人只有充分展示他的力量才能够解决他的存在问题。一个社会愈是使人变得畸形残缺,人自shen就愈加病弱不堪,即使他可以有意识地忍受自己的命运。但是,从无意识上讲,他是不会甘于忍受的,正是这zhong无法忍受本shen构成了他去改变畸形社会制度的愿望…社会变革和社会革命不仅由与旧的社会组织形式相冲突的新的生产力所引起,它更是由非人的社会条件与不可变更的人类本xing需要之间的冲突所引起。”

弗洛姆进一步指出:“革命不仅是作为新的生产力的表现而发生的,而且也是作为人的本xing受到压抑的bu分的表现而发生的,而且只有在这两个条件都ju备的时候,革命才能够最终完成。”

在这里,如果我们把“革命”理解为历史,所获得的概念意义也许会更清晰准确一些。

既然人类的不健全来源于社会的不健全和人类本xing自shen的不健全,那么,健全的人究竟应当是怎样的形态?很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曾进行过论证和描述,有人认为,健全的人对自shen进行评价的基点存在于自shen内bu,他不需要寻求他人的赞许或者否定,不倚赖他人提出的信条,也不需要依靠他人的帮助来为自己zuo出决定或者进行选择。换一句话说,他会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而不愿zuo某zhong单纯的既定社会组织规范出来的成品。还有人认为人会产生出一zhong成为真正的自己的强烈愿望,这个愿望将促使他摈弃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面ju,促使他去发现和ti验隐藏在面ju后面的陌生人——他自己被遮盖起来的那个bu分。这时候,人是什么了呢?人是“一个liu动的过程,而非一成不变的试题;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而非坚ying的顽石;是潜能不断变化实现的集锦,而非若干固定特征的简单汇集。”([美]罗杰斯:《成为一个人意味着什么?》)

我喜欢这zhong从心理学层面对于人自shen和对于人在历史中的位置的探讨。

任何一个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都免不了要和历史打jiaodao。我常常想,历史究竟是什么?当一个人chu1在某zhong历史事件中的时候,他对于这个事件到底有多大程度的认识和了解?他是作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人还是作为社会符号存在于历史之中的?他用何zhong方式与历史对话?在也许自觉也许不自觉的过程中,他的本xing是被消散了被掩藏了还是被扭曲了?

这正是本书探讨并力图向读者揭示的东西。

2

必须承认,在探讨中很多宿命的东西困扰着我,这就是我写作本书过程中曾经在《写作札记》中表述的:“在强固的历史面前,人的全bu命运展现反映的都是:虚弱。”是的,是虚弱,这是我的基本看法。那么,究竟什么是历史?它为什么会有如此ju大的力量,以至于会让整个人类感到虚

【1】【2】【3】【4】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