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去制丝厂了吗?”她温和地笑一笑“阿信才只有七岁,出去做工实在太难为她了,就让她在家里待着吧,等她长大一些再说。”
作造说道:“就算想让她去做工,也没有人雇她啊!除了让她待在家里,还能怎么样呢?”
阿信被父亲说得羞愤交加,忍不住站起来跑出去了。阿仲慌忙叫道:“阿信!”阿藤也不安地站起来,想要追出去。作造喝止道:“不要管她!都是你和娘把她给惯的!这个孩子又任性,又一点不知道忍耐。你也好好反省一下!”
阿藤难为情地坐了下去。
阿信来到柴房,取出俊作送的那支口琴,默默地看着。月光如水,照进了柴房里,阿信轻轻地吹起了口琴。突然,她觉得好像有人向这边走来,慌忙把口琴藏起来。
阿春走了进来,问道:“刚才是口琴的声音吧?”
阿信没有做声。
“我做工那家的少爷,也会经常吹口琴…”
“…”“不过,阿信怎么会有这样的东西?很贵的啊!”“是俊作大哥哥给我的。”
“俊作?啊,是那个被杀的逃兵?”
阿信沉默了。
“你们一起住在山里,是吧?”
“大哥哥说,伤心的时候,寂寞的时候,吹起口琴,会感觉到安慰…这是大哥哥心爱的口琴,可他却送给了我…”
阿春叹息道:“这竟成了他的遗物了…”
“大哥哥还送了我书,他给了我很多东西…还教给我写字。”
阿春不禁十分惊讶。
“春姐姐,我会写字了!”阿信用小木棍在泥地上写了“春姐姐”三个字,阿春见了大吃一惊。
“我还会看书了呢!我会背‘诗’呢!”阿信得意地背了起来:“啊,弟弟哟,我为你痛哭,你不能这样死去!你是家中的幼子,是父母心头的明珠…”
阿春不由得目瞪口呆。阿信笑了:“春姐姐你不知道吧!”
“阿信…你?”
“我还会背九九乘法表呢!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二九十八…三二得六…”
阿春吁了一口气:“哎,真让姐姐吃惊呢!”
“我还会加法、减法,还会除法,我算给你听听吧!”
“十一加六等于?”
“十七。”
“十五减去七呢?”
“七减去五,剩了二…十再减去二,等于八!”
“阿信?”
“我还要学会更难的东西!我得学会读汉字…因为俊作大哥哥好不容易教给了我学习的方法…”
阿春高兴地说:“是啊,咱们都不能去上学。我不会读也不会写,算术也不大会算,可是阿信不一样。了不起,阿信真了不起…”
“…”“俊作大哥哥真是个好人!阿信你碰到了好人,真幸运啊!”阿信高兴地点点头。阿春从怀里掏出一个小钱包,从钱包里拿出三枚一毛钱的白铜板,放进阿信的手心里。阿信不禁吃了一惊。阿春亲切地说:“你还没有石板和石笔吧?拿这钱去买吧!”
阿信却不肯收下铜板:“我不要,我没有石板也能学习。在泥上、灰上都能写字。俊作大哥哥教我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
阿春说:“要是不学会用石笔在石板上写字,那就没有什么用处啊!这是姐姐的一点心意。”
“可是这钱对春姐姐也很要紧啊!春姐姐没有了钱,怎么办呢?”
“我去了制丝厂,就不用花钱了。”
“可是…”
阿春笑了:“我想让阿信学习啊!不过,可不要告诉爹。这钱是我做工期满的时候,那家的太太饯别的时候给我的,我没有告诉爹。”
“…”“阿信…爹说的话,你不要放在心上。爹心里也很苦。因为心里不好受,忍不住就说出了那样的话。你要想一想爹的难处啊!”阿信凝视着姐姐。
“你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不要因为那些小事情就垂头丧气,要爱惜自己啊!”泪水溢出了阿信的眼眶。
这一天,村子的小道上,阿信气喘吁吁地朝家里跑去,背上还背着婴儿,手里珍重地抱着一个小包。阿信匆匆忙忙地跑到家,却望见奶奶阿仲在院子里焦急地等着自己。她犹豫了一下,慌忙把小包塞进婴儿和后背之间的空隙里。
阿仲问道:“阿信,你跑到哪儿去了?午饭你也不在家里吃,大家都很担心。”
阿信不知该怎么回答。
“你跑到外面,被人欺负怎么办呢?”
“…”“小娃娃也该饿了吧?快给她换块尿布,到地里找你娘给她喂奶吧!”
阿信点点头,赶紧跑进屋里。把婴儿放下来,趁着阿仲不注意,她偷偷地把小包藏起来。
去找母亲给婴儿喂过奶之后,阿信回到家里,来到柴房,把婴儿放到稻草上,悄悄地打开那个小包———原来是石板和石笔。看着这来之不易的石板和石笔,她欣喜地笑了。
阿信来到柴房里,入迷地往石板上写着什么。随着石笔的移动,阿信的小脸蛋也显得生动无比。石板上现出了这样的字句:
俊作大哥哥:
现在,你一定在天堂里过着快乐的生活吧?我今天去了镇上,买了石板和石笔。去镇上来回有两里路呢,我走得腿都疼了。不过,我可高兴了。这多亏了春姐姐,真要谢谢她。以后我每天都会给大哥哥写信的。
正在这时,阿仲在外边叫了起来:“阿信!阿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