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都会跟着去。如果向她求爱,她也会答应的。即使只是一夜,倘若有因此而充实的夜就足够了。如果因此而能忘掉现在的痛苦,她觉得是可以原谅的。
但是,所长丝毫没有那样的举止。上次夜里也是如此,今夜亦然象在保护任性撒娇的孩子似地,只是毫不介意地陪伴着。
他很亲切地和她交谈,丝毫不说嫌恶或喜欢她。如果爱着迪子,就应该怂恿她和阿久津分手,但他也没有那种表示,宁可说是编袒着他。
所长是大人了?还是把迪子当作小女孩,不想自作多情?总之,冷冰冰的,举止安稳,毫无轻挑之举。
延续着寺院的石墙。迪子想再走得远一些,无奈所长好像已经不想再走下去了。
所长见迪子沉默,以为她同意了。有拐往寺町大街去的地方,有一家叫“通遥”的小茶店。
两人在“逍遥”角落的包厢里面对面地坐下。店内空荡荡的,只有一伙客人散散落落地坐在左侧的酒台前。
直到服务员端来咖啡,迪予一直感到心中伦恍一言不发。不久,咖啡放在两人的面前时,所长说道:
“去参拜,明天还有一天吧。”
“我不去了。”
“为什么?”
“因为今天回家时和所长谈过话了。”
“这你不用介意。关键是拜庙时的心情。”
“很好。”
不知为何,迪子对拜庙之类已经不感兴趣。
“如果能不去,那是最好不过了。”
“为什么?”
“因为男人和女人,不是靠着祈祷就能轻易地分手或在一起的呀。”
“我想分手,我讨厌总是被他牵着鼻子,这样迟疑不决地过下去。”
“我理解你的话,但那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吧。”
“呃?”
“可以说,正因为你喜欢他,所以结果便被他牵着走…”
“我已经不爱他了。”
迪子用倔强的口吻说道。所长仍然啜着咖啡。
“不用那么勉强,倘若命该分手,到时候自然就会分手的。”
“我不喜欢这样茫然地等待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是结束。”
“分手不是按道理可以讲通的,事物不会简单得按着你的想法发展。正因为不能想当然,所以爱才是可贵的。”
所长的话,迪子仿佛感到自己能够理解。两人的爱不会按自己想的那样发展。何况,即使在迪子自己的内心里,还掺和着对阿久津的憎恨和爱慕。
“不过,一个人也不会一旦决定分手便马上朝着那一方向发展吧。说任何事都由命运决定,是有赖于时间的。我想,这是顺其自然的做法。可见,人还是有着作为人而应有的理性。”
心里赞同所长的话,但嘴上,不知为何,迪子总想反驳。
“当然,能那样做是最好的了。如果真能按你所想的那样,我当然不反对。可是很多人就是因为做不到才感到恼火、痛苦。如果并不那么喜欢,仅是逢场作戏,要做起来就很简单,如若身心都深深地相爱着时,就非常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