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隐忧
南疆春发,二月已是姹紫嫣红开遍,漫山锦簇,粉蝶翩飞。
自曲靖通往牂柯的驰dao上,我领着白芍和十名学生一路东行。有采雨前茶的当地百姓在茶山上对歌,轻快的歌声婉转,伴着鸟鸣风动逶迤四散。引得一众正值少年的学生忍不住嗓子发yang,呼啸一声,也扯开了嗓子对歌:“什么花开天下寒?什么花谢天下nuan?什么花随风天下扬?什么花不落抱枝香?”
随我游学的学生五男五女,正好打擂台,男同学们出了谜,女同学便应和回答:“雪花一开天下寒,棉花一谢天下nuan,杨花随风天下扬,ju花不落抱枝香。”
接着便是女同学们出歌谜:“什么圆圆天上挂?什么圆圆漂水中?什么圆圆悬树上?什么圆圆结蔓梢?”
“太yang圆圆天上挂,莲叶圆圆漂水中,桔子圆圆悬树上,南瓜圆圆结蔓梢。”
白芍因为怕被烧坏的脸吓到别人,在被我植pi修整好以前很少出来见人。所以虽然在南疆已经住了六年了,却还是tou一次随我出远门,听到他们对歌对得热闹,也忍不住凑热闹,加了进去。
我坐在象兜里,静静地听着他们的唱和,心里轻松愉悦。正神思外游,突然有个女学生跑了过来,叫dao:“老师,都是我们唱,您也唱一曲吧!”
“我不会唱!”
一干学生齐齐dao:“不会唱也没关系,我们教您。”
“我是你们的老师哪,让你们教,我还有面子可言吗?”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可是老师您常说的喔!”
我六年前留在南滇,得了南州刺史徐恪的推荐,受天子诏成为南州抚民使,兼领南州祭酒从事一职。祭酒从事是掌guan一州教化的文职,我开办学院能得到官方的支持,大理学院以外,十郡的郡治所在都办有学院,招揽了一批在中原不得志的士子文人教导百姓,编纂教材。这几年下来,也算小有所成。
而为了使学生的眼界开阔,保持探研学习的好奇心,我每年都会挑选学生随我在南州十郡游学研习医药,了解巫蛊秘术,采集物zhong标本,勘探各地矿产水文…这些随我游学的学生毕业后都是能在南州独当一面的人才,才能胆识都好,就是有时候太调pi了些,让我也不好下台。
“反正我不唱!快走,我还要赶到牂柯去检查南疆大营的医卫系统,要是误了时间,我就罚你们…将这次出行的见闻在十天之内整理成集!”
众学生作悲愤苦恼状,惨号怪叫,哀声一片。
我“哈哈”大笑,十分享受师changshen份在给学生们施罚里的快意。
南疆大营初设时总营盘设在曲靖,近年随着大军的东进,渐次取得名属夜郎国、实际已经被楚国控制的许多土地,将营一移再移,直到现在已经到了牂柯。
经历六年的洗炼,南军已经整合成了百战之师。而原期门卫出shen的张典在南军中因为才干而受倚重,也备受打压,虽在南军整合中居功至伟,但却只是个镇南校尉。
我这几年抚民游学,习惯从北而南,自西东来,每年都会在南疆大营停留一些日子,除去检查南军的医卫所以外,也与旧识的原期门卫众将士叙旧,今年自不例外,一应公务办好,便带了白芍去寻张典的府邸。
镇南校尉是与护乌wan校尉同级的武将职衔,名份不高,但领兵的数目却多,也算权重。张典的府邸虽然随着南疆大营的搬迁而时时变动,但规模却不小,演武场是一定有的,许多与他jiao好的将士都喜欢跑到他的府邸来演习兵法武艺,十分热闹。
我还在张典府外,就听到了后院阵阵呼喝喊叫、兵刃jiao击的声音,其中有不少声音听起来熟悉。
我上前扣住门环“铛铛铛”敲了几声,便听到里面有人应:“来了!”
轻重不一的“笃笃”脚步声快速靠前,开门的老兵也是熟识的,一面领着我往里走,有些奇dao:“云姑,往年你都是三月底才东来检疫的,怎的今年才开春就来了?”
“徐使君来检查骏工的曲安驰dao,我随他东巡,就提早来了。”我回答一声,笑问“大刘,子籍兄在不在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