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将逊位的溥仪驱逐紫禁城,中国的近代史几乎就是一
争
皇帝史,又是杀人无数。
五十年代有很有名的电影叫《董存瑞》,讲的是第三次内战时人民解放军攻克
河时炸掉堡垒桥的董存瑞的成长故事。电影里有个情节是农民
玉合在家乡分了地,
来参加解放军,问他打败蒋介石以后的“理想”说是回家
地,一亩地,两
,老婆孩
炕
儿,大家就取笑他。董存瑞的呢?是建设新中国。
六四年齐白石先生的画突然少了,几乎没有。听知的人说,有个文化人买了齐白石画的一把扇
,回去研究,一面是农田里牧童骑
,另一面题诗,最后的一句“劫后不值半文钱”被认为是齐白石攻击土地改革的铁证,报到上面内
定案,于是不宜再挂齐白石的画。
这个超现实,也是一现代的意思,中国的
脑们从晚清开始的一门心思,就是为迅速变中国为一个现代国家着急。凡是标明“现代”的一切观念,都像车票,要搭“现代”这趟车,不买票是不能上的。
以一个超现实的新中国为号召,当然凡有志和有情的中国人皆会趋之,理所当然,厚非者大多是事后诸葛亮,人人可
的。
不过这话是用来小说的,当不得真。
这样一超现实国家的观念与努力,近十多年来,很多中国人不断在批判。当然不少人的批判,还不是“批判”这个词的原义,很像困狠了的一个哈欠,累久了的一个懒腰。
这些旧,包括戊戌变法甚至辛亥革命,算算到一九四九年还不够五十年,从超现实的观念上来说,却已经旧了。
中国共产党的新中国“新”一些。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都是当时中国要学习的西方文化里的现代派,新而且鲜。
看七十年代以前的中国,你就能由直观觉现实与观念有多大差距,你会问,现代在哪里?超
了多少现实?走
观
,下车伊始就可以,不必调查研究,大家都不是笨人。
凡属观念,一线之差,易为荒谬。比如“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人”的观念认为“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火
之中”
4
什么“革命”没有成功?当然是指革命的结果新中国。相同的“志”是什么?当然还是新中国。
这两样都很动人,董存瑞当然不知
他手托炸药包象征
地炸掉了“一亩地,两
恩格斯“甲午战争”时才逝去,列宁则一直活到一九二五年,而且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震动世界,建立一从来没有见过的国家制度,不
后果如何,总是“新”吧?
若说清逊之后就是新中国,却叫鲁迅先生看是由一个皇帝变成许多皇帝,写在杂文和小说里面。
兄弟媳妇儿凑桌麻将,不计输赢,过几天也许双方的气真就
了,可当今简直就找不
这么个场面人儿。
7
“红海洋”也比后来的“地景艺术”早了十年,主席像章可算
非商业社会的“普普艺术”吧。
我家离北京宣武门外的琉璃厂近,小时候常去逛,为的是白看画。六十年代初,荣宝斋挂过一副郭沫若写的对联,上联是“人民公社好”下联是“吃饭不要钱”记不清有没有横批,总之是新得很超现实。不要说当时,就是现在,哪个国家可以吃饭不要钱?
你们对中国的近当代史都熟,知孙中山先生说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六六年六七年的“红海洋”、“语录”歌、“忠”字舞,无一不是观念艺术。想想《主席语录再版前言》可以谱上曲唱,不靠观念,休想
得
来。你现在请中国最前卫的作曲家为现在随便哪天的《人民日报》社论谱个曲,不服气的尽
试试。李劫夫是中国当代最前卫的观念作曲家。
6
六六年秋天我在北京前门外大街看到一面墙红底上写红字,二十年后,八六年不靠观念是搞不
来的,当时却很轻易,当然靠的
泽东的观念,靠的是“解放全人类”的观念。
扫除的“旧”里,有一样叫“世俗”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国的世俗生活被很快地破坏了。
也就因此,我们看泽东从“新民主主义”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其间的历次经济和政治运动,不断扫除一切的旧,是要建立一个新中国。
5
中国从近代开始“新”的意思等于“好”
到了一九六六年“横扫一切鬼蛇神”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横扫的了,还是要横扫,竟持续了十年。
但是,看一九六六年的中国,你可能会在“艺术”上产生现代的错觉。
我呢,倒很看重这个哈欠或懒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