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闲话闲说 > 上部(4/7)

上部(4/7)

后,就一直捉摸为什么退不了,为什么无处退,念自己幼小无知,当然捉摸不清。

其实很简单,就是没有了一个可以自为的世俗空间。

11

于是就来说这个世俗。

以平常心论,所谓中国文化,我想基本是世俗文化吧。这是一种很早就成熟了的实用文化,并且实用出了性格,其性格之强顽,强顽到几大文明古国,只剩下了个中国。

老庄孔孟中的哲学,都是老人做的哲学,我们后人讲究少年老成,与此有关。只是比较起来,老庄孔孟的时代年轻,所以哲学显得有元气。

耶稣基督应该是还不到三十岁时殉难,所以基督教富青年精神,若基督五十岁殉难,基督教恐怕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我们若是大略了解一些商周甲骨文的内容,可能会有一些想法。那里面基本是在问非常实际的问题,比如牛跑啦,什么意思?回不回得来?女人怀孕了,会难产吗?问得极其虔诚,积了那么多牛骨头乌龟壳,就是不谈玄虚。早于商周甲骨文的古埃及文明的象形文字,则有涉及哲学的部分。

甲骨文记录的算是中国“世俗”观的早期吧?当然那时还没有“中国”这个概念。至于哲学形成文字,则是在后来周代的春秋战国时期。

我到意大利去看庞贝遗址,其中有个图书馆,里面的内容当然已经搬到拿波里去了。公元七十九年八月,维苏威火山爆发,热的火山灰埋了当时有八百年历史的庞贝城,当然也将庞贝城图书馆里的泥板书烧结在一起。

三百年前发掘庞贝以后,不少人对这些泥板古书感兴趣,苦于拆不开,我的一位意大利朋友的祖上终于找到一个拆解的办法。

我于是问这个朋友,书里写些什么?朋友说,全部是哲学。吓了我一跳。

12

道家呢,源兵家而来,一部《道德经》,的确讲到哲学,但大部分是讲治理世俗“治大国若烹小鲜”煎小鱼儿常翻动就会烂不成形,社会理想则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衣、食、住都要好“行”因为“老死不相往来”所以不提,但要有“世俗”可享乐。

“无为而无不为”我看是道家的精髓“无为”是讲在规律面前,只能无为,热铁别摸;可知道了规律,就能无不为,你可以用铲子,用夹子,总之你可以动热铁了“无不为”后来的读书人专讲“无为”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困境,只是越讲越酸。

《棋王》里捡烂纸的老头儿也是在讲无不为,后来那个老者满嘴道禅,有点儿世俗经验的人都知道那是虚捧年轻人,其实就是为遮自己的面子,我自己遇到超过一个加强营的这种人,常常还要来拍我的肩膀摸我的头,中国人常用的世俗招法,话大得不得了“中华之道”我倒担心缺根弦儿的读者,当时的口号正是“振兴中华”赢球儿就游行,失球儿就闹事,可说到底体育是什么呢?是娱乐。

爱因斯坦说民族主义就像天花,总要出的。我看民族主义虽然像天花,但总出就不像天花了。

汪曾祺先生曾写文章劝我不要一头扎进道家出不来,拳拳之意,我其实是世俗之人,而且过了上当中邪的年纪了。

道家的“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秩序,所谓“天地不仁”去符合这个秩序,是为“德”违犯这个秩序,就是“非德”

13

儒家呢,一本《论语》,孔子以“仁”讲“礼”想解决的是权力品质的问题。说实在“礼”是制度决定一切的意思,但“礼”要体现“仁”《孟子》是苦口婆心,但是倾向好人政府。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