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从张家堡子到县城得走八十里路,我们要去的县城归陕西guan,从狗娃山走,只有五十里,路比较近,也比较好走,我们去得多一些,所以我们就认为我们归它guan,平常我们说“我们县”指的就是它。它也是清剿我们的保安团所在的县城,红鼻子就是这个县保安团的团chang。从张家堡子走就比较远了,一路都是山dao,正是初夏草木繁茂的季节,我跟nainai行走在蜿蜒起伏的山dao上,山dao几乎被两边的黄杨、茴菜、槲木、刺槐还有野山梨、野山杏、酸枣刺zhongzhong草本、木本植物的绿荫遮蔽得不透yang光,也不通风,走了一阵子就觉得十分气闷,草丛、树木的枝叶间不时有唧唧啾啾的鸟叫,还有哄哄闹闹嚷成一片的蝉鸣,更加让人觉得燥热难当。来到山梁上,迎面chui来一阵清风,顿时让人觉得清爽舒畅到了极点,朝山下望去,满目苍翠,氲霭缥缈,恍若仙境。近chu1的山峦巍峨耸立,远chu1的山峦波涛起伏,让人顿时心旷神怡起来。
nainai从驴上翻gun下来,在路边找了一块石tou坐下,招呼我也歇歇。nainai装成了一个农村老妇,按照当地农民的习惯,把从花花她nainai那儿借来的tou巾包在脑袋上,脸上不知dao抹了什么东西,黄蜡蜡地显得年龄大了许多。shen上是农村她这个年龄的女人常穿的黑布大襟褂子,衣襟上还补了一块补丁,ku子是大dangku,脚脖子上缠着绑tui,kutui活像一个倒放着扎上了嘴的面口袋。我装成了她的孙子,脑袋瓜子剃成秃瓢,后脑勺上留了一撮气死mao,shen上是我平常穿的衣裳,跟农村娃娃也没什么区别。好在我叫她nainai已经叫顺了口,不用担心说话漏了嘴。最可笑的是我们那条驴,那条驴是抢郝五斤老爷子的,我跟花花就把它叫郝五斤,它竟然已经习惯了,知dao那就是它的名字,每次我们一叫“郝五斤”它就跑过来用驴脑袋蹭我们。山里的苜蓿草把它养得又fei又壮,nainai说当时倒没有看出来,这是一条好走驴。
nainai从随shen带的筐筐里掏出干粮,我们带的干粮是石tou馍馍。石tou馍馍并不是石touzuo的,而是杂粮跟白面和在一起,里面掺上花椒叶跟盐,擀成薄饼,然后把石toudan烧tang,用guntang的石toudan把饼烤熟。由于是用石toudan烤熟的饼,这zhong饼就坑坑洼洼、yingbangbang的,非常耐放,除了有点ying但非常好吃。家里条件好一些的农民,外出带干粮的时候一般都带这zhong石tou馍馍,如果是财东,带的石tou馍馍就是白面的。我跟nainai一人nie了一块石tou馍馍啃了起来,nainai拿出随shen带的葫芦,里面装的是清水,如果我们噎住了,就喝两口水把馍馍冲下去,这zhong馍馍太干了。
nainai吃好了,抹抹沾着馍馍渣子的嘴,对我许诺:“狗娃子,进了城nainai领你下馆子吃臊子面去,再给你要上半斤猪tourou。”
我顿时激动起来,臊子面是用红萝卜、绿萝卜、豆腐丁、rou臊子、黄花、木耳等炒成“臊子”再用臊子烩成汤,把擀得薄薄的、切得细细的面条用这香味扑鼻的臊子汤泡到碗里,汤里再撒上青翠的香菜、绿油油的葱末儿,拌上油泼辣子,不用吃,光是看看这面这汤的颜色,闻闻这面这汤的味dao,就能把人香得忘记了自己姓啥。臊子面虽然稀罕,可是终究偶尔还能吃到,一般农hu家里只要想吃,攒足了劲也能zuo上一碗解解馋。猪tourou可就不同了,那东西可是难得吃上的稀罕物,一tou猪只有一个tou,哪有那么多的猪tou让人吃?记得上一次品尝猪tourou还是跟大掌柜灭了吃人贼以后,途经县城的时候大掌柜给跟随的伙计们每人要了一大碗猪tourou,每人一大碗烧酒,那天我吃了许多猪tourou,大掌柜光喝酒,没吃多少,他那一份也让我吃了。吃过那一回猪tourou,多少天我都舍不得ca嘴洗脸,有事没事总爱伸出she2tou在嘴chun上添一添。后来这个mao病让nainai给治了,她说那是狗才zuo的动作,人没事哪能把she2tou往外tou伸呢。我ding撞她:“你吃了饭还伸着she2tou添碗呢。”她说那不一样,添碗是为了不浪费,添嘴就是穷鬼mao病。我一伸she2tou她就掐我的嘴,我怕她掐我,再说经过这么多日子she2tou再添也添不出猪tourou的味dao了,于是就把那个mao病改掉了。
吃饱喝足了,人tui跟驴tui都休息过了,我就跟nainai继续赶路。nainai骑在驴上,我步行还得给她赶驴。八十里路按照我们的速度得走到天黑,好在干我们这行的从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