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我十七岁就
了传教修女团,然后他们送我上大学。”
“可是世界总会包括这些苦难。而人们照样需要音乐,葛丽卿,他们像需要护理和那样需要音乐。”
“那音乐本呢,你喜
吗?”
“后来,弹钢琴似乎和我的神世界冲突起来。我想牺牲一切帮助别人,这就意味着放弃钢琴,首先是放弃钢琴。”
“你也信守再也不摸钢琴的誓言?”
“哦,是的,”她略微耸耸肩回答。“你难看不
来?像我这样的人过不了普通人的生活。我一定要
艰难的差事。我一定得冒险。我之所以
这个教派,就是因为他们的传教活动是在南
洲最偏远危险的地区
行。我无法形容自己多么
那些
带丛林!”她的声音变得低沉而急促。“对我来说,它们还不够
烈危险。有时候我们全都劳累过度疲惫不堪,因为医院挤满病人,生病的孩
们只好在
外的窝棚里临时搭床住下,或躺在吊床上。我忙坏了!没办法
她思考着我的话,表情平静而放松。当她再开时,声调平静而
定。
“现在我可以说确是这样,”她说,声音更加低沉,艰难地缓缓说。“但那时呢?我也没把握。我那时觉得自大概不是弹琴的料。我才不想表演,虽然我不介意让人听见。她看看我,脸有
红。要是我躲在教堂楼箱或布幕后面弹琴,我也许就不害怕。”
我摇摇。
“可是你不害羞,对吧?”
词。不过这是我对它的理解,与她的大相径。但我没打断她的叙述。
她又。她脸上丝毫没有后悔,也不急切想让我理解或赞同她。事实上,我知
她看
我很遗憾和悲伤,这倒反使她有
可怜我。
她不在乎地摇摇,说:“你没看
音乐的效果对我太
烈了吗?一听音乐我就把别的事都忘记。这样我就
不成事了。也就是说,中断日常生活。”
“我祈祷天主让奇迹发生,”她说。“我发誓,天主若能让我妈病好,我宁可这辈再也不碰一下钢琴。我发誓一得到允许就
修
院,好把毕生贡献给护理病人和垂死者的事业。”
“但你为什么排斥自己的这需要呢?”我看着周围。房间里也没有钢琴。
“可是你弹琴时给别人带来快乐,这又怎么讲呢?”我问。“这不也是很有意义的事么?”
“哈,结果放弃音乐选择了护理,”我说。“这对我来说难以理解。当然护理也很好。”我难过和困惑得说不下去。“你是怎样选样的?”我又问。“你家里人没有阻止你吗?”
“对。不到一个月她就彻底好了。她现在还健在。她退休了,但在孩们放学后辅导他们,在芝加哥一个黑人居住区的一所靠街的房
。从此她就再也没有生过病。”
“所以你就信守诺言喽?”
我听了这很伤心。我觉得她并不常讲自己的往事,所以她讲的时候声音非常压抑。
她解释说,让她穿着白边裙当众演奏特别难受。为了取悦她父母和老师,她只好这么
。参加各
比赛简直是折磨。但她差不多每次都夺冠。等她到十六岁时,她的弹琴已经成为全家人的事业。
她又解释开了;她十六岁时,母亲病倒了,一连数月无法确定病因。她母亲是贫血,持续发烧,最后显然快要支撑不住了。各检验都
过,医生们也无法解释。大家都觉得她母亲要死了。一时间家里的气氛非常沉重和悲伤。
“果真如此吗,葛丽卿?”我问。“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如此烈的情绪
验本
就是生活!我们追求狂喜。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我们超然
外,摆脱所有苦恼、卑微和勾心斗角而升华。我当年活着时就是这样过的;现在也是这样。音乐!”
“你在修院里快活吗?”
“那你妈妈痊愈啦?”
“我不知是否赞同你。其实我敢说我不能苟同。我必须奉献毕生来减轻别人的苦难。其实我以前与别人也争论过许多次这些问题。”
她想了一会儿,说:“音乐让我非常迷。当我一个人弹琴时…没有人在旁边看着我,这时我完全陶醉在音乐里,就像吃了迷幻药一样,音乐简直可以说是…情
的。旋律有时让我沉醉不醒。它们不断在我的脑海响起。我弹琴时忘记了时间。现在我听音乐时还总是振奋或陶醉。你在我这儿见不到收音机或录音机。现在我连这些东西都不敢放在
边。”
“我要的还不止这些,”她说。“我需要更有建设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换句话说,当别人都在忍饥挨饿生病受苦时,我可不能享受这
快乐。”
“我懂,”我说。“是有许多人都像你这样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