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葬清 > 第二十九章后记之人物闲话下(6/6)

第二十九章后记之人物闲话下(6/6)

漠无情地数刀数的声音和周围看客们兴奋的斥骂声中承受临死前的煎熬时,注定了大明帝国只有毁灭才是最终的结局。

二十世纪初期,为了推翻满清统治,社会精英大造舆论,将袁崇焕抬举到过高地位,只怕九泉之下,只怕督师自己也未必认同。而今已无此等偏见,当将其回归真实之历史地位了,但那些为了秀优越,为了满足自己自身虚荣和表现欲望,去故意乃至刻意抹黑袁崇焕的人,确实是做的有些过了。

小龙认为,对袁崇焕的讨论应该在功过方面,袁崇焕有功,也有过。但是如今很多人却能够给袁督师头上戴上一定汉jiān的帽子,而且几乎完全抹杀督师的功绩,恐怕就算督师不在意这些,那些为了抗击满清入关而战死的汉家英魂也不会得到安息吧。

至于乾隆皇帝给督师平反,然后很多人就以此来臆想,是不是乾隆为了抹黑明朝来故意抬高袁崇焕形象?

中国,向来不缺阴谋家,民间也是如此,大家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编织出了一个极度复杂,极度黑暗,极度骇人的中国政治面貌,但有时候,事情可能很简单。

首先,乾隆帝在的那一会儿,满汉关系算是进入和谐期了,国家也蛮繁荣的,他实在是没必要这时候去故意推高袁崇焕而再去抹黑明朝。

而且,乾隆不是在为一个人平反,相反,乾隆平反了一大堆人,他可能是真的把自己当作一个历史读者,去为那些被弄得下场凄惨并且污浊于史书的人澄清功勋。众所周知,作为皇帝,他的阅读权限是全天下最高的,他应该能够看到我们这些屁民看不到的资料文献,甚至可以直接一道圣旨找当世人的后人来询问情况。如今的共和国还有内参的,只有到一定等级才能看到,这些内参上面往往有我等小屁民木有资格知道的事情。

先看看乾隆为哪些人平反了:

一,。死于萨尔浒战役及努尔哈赤攻占辽地区中的明朝官员。这一战中,明总兵马林、贺世贤先后战死,辽东经略袁应泰自杀,御史张铨当俘虏后拒降被杀。乾隆有《萨尔浒山之战书事》碑文,藏沈阳故G博物院。乾隆称杜松、刘等人是明朝的“良将”,我朝王业肇基之时,他们逆天抗颜,似不可取“然迹其冒镝撄锋,竭忠效命,未尝不为嘉悯”熊廷弼和袁崇焕也在这一序列之中。

二,死于清入关后为捍卫南明政权而献身的明朝官员。著名人物有史可法、余应柱、钱肃乐、张名振、刘宗周、张煌言、黄道周、何腾蛟、堵胤锡、瞿式耜等。其中史可法、刘宗周、黄道周三人事迹尤为感人。乾隆很敬佩史可法、刘宗周和黄道周等人的大无畏气概,称:“史可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给予如此之高度评价,连他们的后代都是不敢想象的。

三,乾隆提到应该褒奖的明朝官员还有:守城战死与被俘处死之人;不甘国破在家自杀之人;抛弃妻子田园为明朝复国流离颠沛之人;至死不肯到清朝当官之人。在乾隆看来,牺牲战场者算是“舍生取义”,能保持臣节者可称“疾风劲草”,他表示要抛弃前嫌,遵照封建正统观予以表彰。他说:“凡明季尽节诸臣,即能为国抒忠,优奖实同一视。”乾隆命令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等官根据《明史》、《通鉴辑览》等书所载史实,查核人数,考其事迹,按照原官给予谥号。

四,乾隆又下令将明初死于“靖难之役”的官员列入褒奖范围之内。

【1】【2】【3】【4】【5】【6】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