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iconv(): Detected an illegal character in input string in D:\wwwroot\biquzishiying_zhanqun\www.llczs.com\web\inc\function.php on line 612
第六章(6/6)_异时空—中华再起_架空_聚小说

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异时空—中华再起 > 第六章(6/6)

第六章(6/6)

法是偌大中国除了根据地有这些学校,而且政府每学期都贴大量资金到学校去,这样的好事清廷控制区还没有呢,那里的学子想掏钱读书都不可得,意思就是你们已经很幸福了,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一片质疑狼潮中,教育部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反而很容易激起公愤。福州罢工事件过去后,人们发现团结起来对政府示威会引起最高上层高度重视(当然,人民军队的枪口是不会对准人民的。),而最高层的重视带来的好处就是那些民愤极大的问题能够快速得到解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聪明人孜孜不倦学习前人的经验,蠢汉用睡觉和吵架消磨时间。中国人都是聪明人,自然很懂得如何学习前人经验。于是工潮过去没多少日子,要读书、要有受教育的权利、反对学校成为吸血鬼的学潮就在几个大城市相继展开。根据地政府陷入前方打仗,后方动荡这种被动局面,

徐震离开马尾前不久,学潮刚刚平息,为了平息学潮,教育部上自部长,下到普通办事人员足足撤了三十余名,同时政府宣布对学校收费进行控制,各学校在没有经过批准情况下不得多收一分钱。压低学费的同时,参议院还与工商会进行沟通,想方设法另他们出钱资助学校。在政府出资,学生交纳学费基础上,又增加了工商会所出的教育赞助,政府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愿意出资的工商会得到了优先从学校招收结业学生的权力,同时教育部还允许私人开办学校,招收学生,在教材必须采纳经过教育部批准的教材下,私人学校还是很自由的,学费自定,招生自招,学多少时间由学校自己决定学历在经过统一考试后教育部承认。而公立学校在学费低廉的同时,对学生要求就多许多了,学生必须考试成绩好,要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教育部考试,不然只有回家一途。

作为海军上校,与其他人比起来徐震供养弟弟读书还是绰绰有余的,不管时公立还是私立。让徐震心烦的是自己的弟弟有些不学好。作为贫困农家出来的孩子,自己的弟弟破天荒有了条件读书,可他却热中参加什么学潮,带头起来闹事。徐震认为闹什么学潮就是反对根据地,而反对根据地就是反对解放军,反对解放军就是杨首长的敌人,同样,也就是自己的敌人,作为军人,徐震的头脑中这个世界很简单,大家要么是朋友,要么就是敌人,没有什么第三者存在。弟弟的所作所为自然让当哥哥的徐震无法忍受了,要不是自己亲兄弟,同时上级严禁军队任何人员参合到学生与政府纠葛中去,徐震真的想将弟弟连同那些闹事的统统抓起来,先送上战场再说。让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先体会一下自己能有安宁的学习环境,同时政府还负担了很大一部分学习费用是多么不容易。

徐震不满,他的弟弟对哥哥敌视学潮同样不满,军舰是哥哥的武器,而学潮就是学生用来维护自身利益的武器,大家都是为了追求一个公平合理社会,还有什么好多说的?两兄弟为此就差打架了。而作为郑和舰的政委,张志辉在解决舰上人员思想问题同时,还得在徐震和他弟弟之间当一把和事佬,苦口婆心地劝说俩人不要太过激了。

作为和事佬的张志辉,他也有自己的难处,徐震是弟弟在学校参加学潮,而张志辉他是自己的小妹也参加了学潮,就张志辉在私下里统计,学潮中起带头作用的好象大多数都是军人家庭子弟。而且这些人思想尤其偏激,也许是年龄太小的缘故,他们追求的不是什么公平合理的社会,而是极端民主,绝对公平,追求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自身权利。张志辉就想不明白,怎么昨天他们还在为能否填饱肚子而发愁,今天大家就知道那么多新鲜名词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要是事情走了极端那还可能是好事情吗?张志辉自己也是参加了解放军后才了解到什么民主、自由,什么天赋人权,大家生来平等,那些小孩只是在学校读了几天书就满嘴跑新鲜名词,有些词语让搞政治工作的张志辉听的也一愣一愣的,不能不感慨自己在这方面实在是太落伍了。

【1】【2】【3】【4】【5】【6】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