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得鸡飞狗跳,天昏地暗时,并尾追过德涅斯特河时,两万多华夏主力骑兵不慌不忙地在第聂伯河北岸地区筑好了两座“简易城堡”后,这才不慌不忙渡过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沿着黑海东岸缓缓向南推进。
多瑙河边下游南岸哥特人大帐,哥特人的大首领菲列迪根接到雪花一样飞来的情报。一筹莫展。这些情报无非都是说在哪里发现了华夏先遣骑兵的踪迹,而另一份情报则说这些突然消失了,过了几日后另一个地方送来的情报说又发现了这支骑兵的情报。在另外一些情报里,则说华夏主力骑兵以“排山倒海”之势从黑海边上过来,那种气势就是黑海最狂暴的时候也无法比拟。这些用数百名哥特、阿兰好骑手地性命换来的情报还说,华夏骑兵所过之处似乎造成了当地巨大的损失。
虽然菲列迪根现在是哥特人的大首领,甚至还有不少的斯拉夫人和阿兰人投靠,但是并不担心华夏骑兵对所过之处如何洗劫。因为他并不觉得自己要承担这么大的责任。
当年他只是数百上千个哥特人首领之一,不过倒也算不上默默无闻,只是以勇武和机智在西哥特人中有些名气。当北府西征军在西匈奴人的协助第一次踏上这片草原时,一直是罗马帝国外敌的东哥特人和阿兰人几乎是一夜之间被击溃,那些装备着不输于罗马帝国兵器,骑射也远胜于这些“黑海蛮族”地东方人如飓风一样席卷着整个第聂伯河流域,东哥特人大首领鄂尔曼里克(Ermanric)在战败后自杀,其子维提摩尔(Withimer)刚继位十天便被北府人射成了豪猪。
一部东哥特人和阿兰人在酋长阿亚提(Alathu)和萨伏拉克斯的率领下逃到西哥特人的土地上。而第聂伯河惨烈的战事使得恐慌同样笼罩了西哥特人,让他们不战自溃。夹杂在气势汹汹的北府人和强大的罗马帝国之间,所有能跑的西哥特人都做出了明智的选择-他们在酋长们的率领下地带领下,几十万哥特人涌到多瑙河边。向罗马守将呼告求救,请帝国准许他们渡河,逃避即将到来的浩劫,并宣誓他们将永远效忠帝国作为报答。这些酋长便有阿塔纳里克(Athanric)和菲列迪根等人。
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斯听到哥特人请求入境避难的消息时,不禁惊喜交加。哥特人有十万多人,其中有战斗力地少说也有三、四万,如果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加上罗马的纪律和装备,不难建立一支大军。有了这支军队作为基础,不要说击败宿敌波斯。就是重振罗马的霸业也指日可待。但是瓦伦斯也考虑到如果让大量的蛮族涌进罗马境内有一定的危险,于是便下了一道还算谨慎的命令:可以允许西哥特人内附,但西哥特人必须交出所有未成年男孩作为人质,并且在渡河前缴纳所有武器。走投无路的西哥特人一口答应,于是他们便踏上了多瑙河南岸的土地。
但要保证哥特人交出所有武器谈何容易。这必须要有完整严密的审查监控体制才可能办到。而派去接收的两名罗马将领,卢皮西努斯(Lupicin)、马克西姆斯(Maximu)和他们手下地官兵早已在罗马数百年的荣耀中腐化不堪,光顾着索取奴隶、贿赂,玩弄哥特女人,对收缴兵器的事睁一眼闭一眼。很多西哥特人把刀箭斧头随便往铺盖里一裹。就轻松渡河了。上十万人的大迁移一旦开始。乱哄哄的局面就很难控制。这时,阿亚提和萨伏拉克斯所率地第一批东哥特人和阿兰人也逃到多瑙河边。他们并没有归顺罗马,本来没有过河的道理,但是北边仍然有北府骑兵游弋的踪迹,虽然隔着德涅斯特河,他们仍然觉得不安全。现在又有西哥特兄弟伸出援手,东哥特人和阿兰人也趁机扎木筏南渡,罗马人根本管不过来,也没有心思去管。渡河的东哥特人和阿兰人不服从罗马的管束,却归顺到阿塔纳里克和菲列迪根等西哥特人首领地麾下,菲列迪根地势力也在那时迅速膨胀起来,不过仍然算不上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