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隔夜梦1
断断续续说寒温,虚虚实实作假真
***
北魏皇帝元诩从有记忆以来,便一直生活在至尊至上、众人仰慕的环境中,必然造就出唯我独尊、狂妄自大的xing格来。随着时间的增chang,小魏主越来越大,也就难容别人在自己面前指手划脚。
元叉是惯于捉摸别人的,更用心于摸索小皇上的一切。他shen知皇上的心里特点,觉得小皇上很好对付。重要的是实现自己梦想,还有很多障碍,最大障碍是满朝文武没办法一下子全都换掉。至于各地暴luan、边陲战事,什么chang安危急,六镇丢失…都不在话下。现在的山河还不是自己,是他元诩的。在他看来,国家越luan,越说明皇上无能,自己取而代之的条件越成熟。元叉按这zhong想法,对小皇帝也日渐疏远,用这样的办法来孤立皇上,在luan中看小皇帝的热闹,同时也是为了躲避责任。
于是,他整天沉迷于享乐之中,放任于婬秽之行。此外,他竟然放肆到在gong廷大内之中设立自己的珍宝仓库,他的高车驷ma可以任意驰骋于gong院之中。在他的车中还专门地放着一些nong1妆艳女,兴奋的时候,就是在车上也肆意地行婬事。有时把那女人赤luoluo地暴lou出车外,故意让人看见,而gong廷上下无人敢guan。
有个被元叉迫害,逃往南朝的皇族叫元树,在南方被册封为邺王。他给北魏朝ting写了封书信,中间说dao:“叉本名夜叉,叉弟名罗刹,两鬼食人,非遇黑风,事同飘堕。鸣呼魏境!罗此二灾,恶木盗泉,不息不饮,胜名枭称,不入不为;况昆季此名,表能噬物,暴lou久矣,今始信之。”
很快,这封信在朝野上下liu传甚广,元叉也看到了书信原文,自知自己干的不法之事太多,臭名远扬,但他不思悔改,仍然我行我素如故。
元叉明知朝野上下对自己有敌意的人很多,已经引起众怒,将来无法收拾残局。便决定孤注一掷,拼它一下,也许能夺得山河。只要自己能当天子,那时,将是“胜者王侯,败者贼”一切舆论也就平息了。
于是他与兄弟等人暗暗准备兵ma,并告诉他们:“一旦咱们的兵ma够用,就预期举事,到那时,我将独霸天下,你们都是有功之臣。”
这个时期的朝纲,正像史书中对北魏朝ting当时情况所写那样:“纲纪不举,州镇多非其人,于是天下逐luan矣。”
小皇帝已经十五六岁,渐渐懂得国家政务。他见朝ting首尾难顾,混luan不堪,也急得抓耳挠腮。他在自己心中无主,又有些shen边的人向他说起神gui年间何等昌盛的时候,小皇上才想起,只有母亲大人可以为自己分忧。
公元524年秋季,北魏败luan局面日趋严重。小皇帝元诩乘着元叉不在gong中的时候,把胡太后请到嘉福殿。一些大臣知dao皇上请了太后,也跟着进殿。
元诩为母亲摆好座位,让母亲坐好,自己首先向母亲跪拜,然后起来与母亲对面坐下说:“皇儿不孝,这些年让母亲受罪了。”
太后说:“你能看看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元诩犹犹豫豫地说:“近来朝中不宁,边关紊luan,国家无安详之日,实在无暇省视母亲,请母亲能够理解zuo儿子难chu1。”
胡太后说:“见皇上更加成熟,我心宽解不少。”
元翊说:“皇儿希望太后助我一臂之力。”
胡太后低下tou去,沉思着说:“现在我们母子隔绝,朝ting不允许我们互相往来,我还能有什么用途呢?我早已经有个打算,现在你已经能够自立,我就要准备离开gong殿,去蒿山闲居寺出家修行,今日相见也算是一别吧。”
胡太后说完,吩咐gong女取出带来的剪刀。她接过剪刀就要剪自己的tou发,执意要剃度去出家。元诩和在场的官员们见状,慌忙跪地,苦苦哀求胡太后留在gong中。太后不听他的话,拉开自己的发髻就要动剪子。
元诩见状,急忙上前死死拉住太后的袖口,跪在地上,连连磕tou,痛哭地求母亲不要出家。刘思逸等人见状也上来相帮,众人好不容易夺下太后手中的刀剪。小皇上已经累得汗liu满面,扶着太后哭泣。众官员都齐齐地跪在地上,请求太后安坐静息。直到日暮,众官又请皇上元诩留住太后,与母亲一起吃晚饭。
夜间,闲杂人员退出之后,只留刘思逸一人侍候,由郑俨作为卫兵看守殿门。母子两个才安静下来,胡太后向儿子细细地谈起国事。
元诩说:“当今,元叉专权误国,堵sai贤路,纲纪混luan,民众叛离,内外扰困。”
这时,站在一旁的刘思逸跪地禀报说:“nu才听说一件确凿大事,不知可否奏禀?”
皇上说:“讲。”
刘思逸进奏dao:“元叉曾派弟弟元洪业与武州人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