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水经注 > 卷一(4/7)

卷一(4/7)

山海经》 ,从昆仑到积石计一千七百四十.里。从积石出陇西郡到洛,按各种地理典籍的推算,约有五千余里。又按《 穆天子传》 ,穆天子从昆山到周朝都城,是按照西方的里程计算的,从周朝都城漓水以西到河宗之邦、阳纤之山,计三千四百里;从阳纤以西到河首是四干里,共计七千四百里。《 外国图》 又说:从大晋国正西方行七万里,就到昆仑之墟,仙人们都住在那里。以上几种说法各不相同,但路途遥远,险阻难行,经籍记载因年代久远,脱略难考,水路陆路又互有差异,往返也不尽相同。我见闻浅陋,没有做过详细的研究,只是不能不叙述一下所见诸说,把其间互不一致的地方记下来罢了。高一万一千里。

《 山海经》 说:昆仑山方圆八百里,高万初。郭景纯认为此山升起二千五百余里。《 淮南子》 说,山高一万一千里一百十四步三尺六寸。

《 春秋说题辞》 说:河,意思就是载荷。载荷着天地的精气,把它分布到四方,怀藏着属阴的水,加以引导流通。《 释名》 说:河,就是下,循着地势低洼处而流。彼考异邮》 说:河是水的气体,四读的精华,就凭它的流布来化育万物。《 元命苞》 说:五行始于水,万物靠着水才能萌生,它是元气凝成的血液。《 管子》 说:水是大地的血气,正如血液在筋脉里流通一样,所以说,水是一种财货。五害之类以水为最大。水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水从山间出来,奔流入海的,叫经水;引导旁流的水注入大水,流到海洋的,叫支水;从地沟淌出,流进大水,流到海洋的,叫川水。《 庄子》 说:秋水随着季节而来,千百条川流灌注入大河,经水的流量十分洪大。《 孝经援神契》 说:河在诸水中高居首位,上与天上的银河相应。《 新论》 说:四读的水源以河水为最高最长,它从高处流注而下,水势又凶又猛,所以水流湍急。徐干《 齐都赋》 写道:川流有浩浩荡荡的大河,发源于昆仑;九条支河分道流逝,往北汇聚于沧海,惊涛骇狼狂暴而凶猛,激起一片浮沫狼花。《 风俗通》 说:江、河、淮、济,合称四读。读是通的意思,全靠着它把中原的垢秽涤荡掉。《 白虎通》 说:它的特性宏大而昭著,所以叫读。《 释名》 说,读,就是单独的意思。各从所在之处单独流出,注入大海。发源于它的东北角,

《 山海经》 说:昆仑墟在西北,河水发源于它的东北角。《 尔雅》 说:河水发源于昆仑墟时,水色澄清,合并了一千七百零一条川流后,水色就变成黄浊了。《 物理论》 说:河水之所以色黄,是因为众川的水流把它弄浊的缘故。河道百里一小弯,千里有一段弯道、一段直道。汉大司马张仲评论道:河水很混浊,把一石水加以澄清,含泥竟有六斗,可是百姓却争着引水灌溉田亩,以致河水不能通航;到了三月,桃花水一来,河水就会决堤,这是因为水道阻塞,水流不畅的缘故。于是禁止百姓继续引河灌溉。这样黄河又兼有浊河之名了。《 述征记》 说:盟津、河津经常是混浊的,比江水要狭,但比淮水、济水要阔。数九寒冬,河水结冰厚达数丈。当河面刚刚开始封冻时,车马还不敢过河,必须等到有狐狸行走的时候。据说狐狸这种动物听觉十分灵敏,它听到冰下没有流水的声音了,才敢过去;人们看到狐狸在走了,才也踏冰过河。我按《 风俗通》 说:俗语道,狐狸想渡河,但对尾巴却无可奈何。而且狐狸生性多疑,所以俗话有狐疑一词。但也未必都像郭缘生所说的那样。

转弯从它的东南边流人渤海。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