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水经注 > 卷一(5/7)

卷一(5/7)

南边稍东,有一条水,叫萨罕;稍东又有一条水,叫恒伽。这三条水都发源于同一座山,又都汇合于恒水。康泰《 扶南传》 说:恒水的源泉,在西北边尽头出自昆仑山。山间有五大源,诸水分流,都由这五大源而来。枝息黎大江出山后往西北流,转向东南注入大诲。枝启黎就是恒水,所以释氏《 西域记》 有恒曲的名目。恒水以北有四国,位于最西端的就是恒曲中间的国度。有个拘夷那褐国。《 法显传》 说:恒水往东南流,从拘夷那褐国南边流过。都城北面,希连禅河畔双树间的北端,就是世尊涅架的地方,诸王也是在那里分舍利的。支僧载《 外国事》 说:佛陀涅架后,天界的神人用新的白衣把他裹起来,用香花来供养。满七日后,把他硷入金棺,运出王宫。王宫北面约三里,有一条醛兰那河。渡过这条小河,用旗檀木作柴火,天界的神人们各自用火来烧柴,但都点不着。大迎叶从流沙回来,呼号痛哭,悲不自胜,感动了天地,这以后不用点火,柴枝就自行燃烧起来。国王收拾了舍利,用金斗来量,共八解四斗。各国王、诸天、龙众、神王各分得少许,大部分送回本国,建造佛寺。后来阿育王在佛陀涅架处造了佛塔,但那两棵树和佛塔现在都没有了。这两棵树叫婆罗树,开的花叫要罗怯。婆罗怯花白如霜雪,芳香无与伦比。竺枝《 扶南记》 说:林杨国距金陈国陆路二千里,只能乘马来往,没有水路。这里全国都信奉佛教。有个和尚死后举行火葬,烧了儿干把柴还是端坐在火中。于是把他搬到石室中去,六十余年来,尸体仍像原来一样,丝毫没有腐烂。这是竺枝亲眼所见的事。金刚之身永不败坏,真智慧永远长存,舍利在刹那间显现,天长地久永不朽败,真所谓智空无穷,大彻大悟者深不可测了。此水乱流注入恒水。恒水又往东流,从毗舍利城北流过。释氏《 西域记》 说:毗舍利是维邪离国的都城。支僧载《 外国事》 说:维邪离都城离王舍城五十由旬,城墙周围长三由旬。维洁家在大城的里宫以南,离王宫七里左右,但殿宇都已塌毁了,看到的只有遗址罢了。法显和尚说:城北有大林重阁,佛陀在这里住宿过。这地方原来是奄婆罗女家施舍给佛陀造塔的。城的西北三里,有一座塔,叫放弓杖塔。恒水上流有个国度,国王的小夫人生了个肉胎,大夫人嫉妒她,就说:你生的是个不祥的东西。于是立即用木盒子装了,投到恒水里去。有个国王在下流游览,看见水上有个木盒子,就捞了起来,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有一千个婴儿,个个生得眉清目秀,就把他们收养了起来。他们长大后十分勇武,南征北战,所到之处,无不征服。接着他们就要去打父王的本国了,国王十分忧虑。小夫人问道:大王,您为什么这样愁忧呀?国王说:那位国王有一干个儿子,勇武无比,要来进攻我们的国家了,所以心中发愁。小夫人道:您别愁,只要在城西造一座高楼,敌兵来时,让我到楼上去,我就能叫他们退兵。国王照她的话做了。敌人来到,小夫人在楼上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我的儿子,为什么反而要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敌兵说:你是什么人,胆敢自称是我们的母亲?小夫人说:你们如果不信,都把口张开,仰面朝着我。小夫人就用双手挤奶,每只乳房都射出五百支乳汁,支支都落入那一千个儿子的口中。敌人这才知道真是自己的母亲了,立即都把弓箭兵器放下了。父母心里这样一想,就都成了辟支佛。现在那里的塔还在。后来世尊得道,告诉弟子们说:这是我从前放下弓箭兵器的地方。后人知道这一事迹,就在那里造了一座塔,叫做放弓杖塔。那一千个孩子就是贤劫千佛。释氏《 西域记》 说:恒曲中稍东,有个僧迎扇奈揭城,就是佛陀走下三道宝阶的都城。《 法显传》 说:恒水往东南流,从僧迎施国南边流过。佛陀从切利天往东走下三道宝阶,为他母亲说法,就是这地方。宝阶早已湮没,阿育王在宝阶所在的地方造了一座塔,后来又立了一根石柱,柱上雕了狮子像;旁门邪教,心不信佛,狮子就会向他怒吼,吓得他诚心阪依。恒水又往东流,从厨、宾饶夷城流过。厨宾饶夷城南濒恒水,西北六七里,恒水北岸,是佛陀给弟子们说法的地方。恒水又往东南流,从沙概国北边流过。出了沙抵城南门,路东一处,佛陀曾咬断一根杨枝,插入土中,杨枝长成杨树,长到七尺高后,就不增不减,至今仍在。恒水又往东南流,从迩维罗卫城北流过,就是从前净饭王宫殿所在的地方。城东五十里有一座御园,园中有池水,夫人到池中洗澡,从北岸出来,走了二十步,向东举起手扳着树枝,就生下了太子。太子落地后走了七步,两条龙喷水给太子沐浴,于是就变成井池,僧人们都从这里汲水饮用。太子和难陀等扑象、角力,射箭入地,现在那里有一乱泉水,过往行人就靠这泉水饮用。释氏《 西域记》 说:城北三里的恒水岸上,在父王迎接佛陀的地方,造了一座佛塔,塔上刻有父王抱着佛陀的雕像。《 外国事》 说:迎维罗越国今天不再有国王了。城池已经荒废,只有一片空荡荡的荒地。但这里还住着二十余家姓释的优婆塞,他们是旧时净饭王的后裔,但分为四个种姓,住在这座荒城中。因为他们是优婆塞,所以重视修行,还有些古风。那时佛塔全都毁坏了,条王弥重新加以修建。有一座佛塔是私诃条王赠送财物资助修建的,现在有十二个修行的人住在里面。太子刚生时,王后所扳的树叫须诃树。阿育王用青石雕了王后扳树生太子像。从前的原树不再存在了,后来僧众拿这种树栽在这里,辗转相传直到今天,树枝还像从前一样,依然荫蔽着石像。此外,太子走了七步的足印,今天遗痕还依稀可见。阿育王用青石在两边夹住足印,又在上面盖了一块长条青石。今天国人常用香花供奉,七个足印的形状,看来还是纹理分明。如今虽然上面同样还是盖了石板,有人还在石上贴了好几层吉贝叶,但足印反而更清楚了。太子生时,龙王在两边夹住太子,喷水给太子沐浴,一条龙喷的水暖,另一条喷的水冷,就变成了两口水池,直到今天还是一冷一暖。太子出家前十日,出宫到御田中去,坐在阎浮树下,树神拿了七宝奉献给太子,太子不受,就在这里起了出家的念头。御田离王宫一据― 用晋朝的话来说,一据就是十里。太子在三月十五夜出家,四天王来迎接他,各自捧着一只马脚。那时诸神和天人在两旁护卫,空中散下香花。这时太子去到河南摩强水,就在这条水边做了修道的沙门。河南摩强水在迎维罗越北边,其间相距十由旬。这条水在罗阅抵瓶沙国,相距三十由旬。菩萨偶然经过瓶沙国,瓶沙王出来会见他。菩萨在瓶沙随楼那果园中停留了一日,天晚了就到半达钵愁去歇宿。半达,用晋朝的话说,说是白;钵愁,就是山。白山在瓶沙国北十里。天明后菩萨就离开白山,晚上宿在昙兰山,这里离白山六由旬。他从这里一直向贝多树走去。贝多树在阅抵北面,离昙兰山二十里。太子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得道,这说法与经相异,所以把不同之点记下来。竺法维说:边旦维卫国就是佛陀出生的天竺国,正位于三千日月、一万二千天地的中央。康泰《 扶南,传》 说:从前范旗时,有潭杨国人家翔梨从他本国去到天竺,一路做买卖,辗转到了扶南,他对范旗讲述天竺

【1】【2】【3】【4】【5】【6】【7】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