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称为柴坟。淄水又流经哪县北面。汉高帝六年(前201 ) ,把这里封给董谍,立为侯国。《 春秋》 :齐军包围郝,郁人伐齐国,就在这条水边放马饮水。从前孔子在邸的旷野走路,就在这里碰到荣启期。荣启期身穿鹿皮衣,披散着头发,弹琴唱歌,以三件乐事自喜,孔夫子赞他的仁厚。淄水又往西流经阳关城南面,西流注入汶水。汉水又往南流经巨平县旧城东面,然后往西南流。城东有鲁道,就是《 诗经》 所谓鲁道宽阔平坦,齐子由此归来。现在坟上水边有文姜台。汉水又往西南流。《 诗经》 说:汉水滔滔。《 淮南子》 说:格渡过汶水就会死。天地万物的生性,祸福的相互关系探究起来相当困难,原来就不可能按普通的情理搞得清楚的。汶水又往西南流经鲁国坟阳县北面,这就是王莽的汉亭。县北有曲水亭,《 春秋》 :桓公十二年(前700 ) , 桓公与祀侯、营子在曲池会盟。《 左传》 说:这是与祀、营礴和。所以杜预说:鲁国坟阳县北面有曲水亭。汉章帝元和二年(85 ) ,东巡泰山,在仪阳建立行宫,执金吾耿恭驻在坟上,城门遗址和城壕至今还在,人们称为网陵城。汶水又往西流经仪阳县旧城北面,然后往西流去。
又往西南流过蛇丘县南面,
汉水又西流,洗水注入。又往西流经蛇丘县南面,县里有个铸乡城。《 春秋左传》 :宣叔在铸娶亲。杜预说:铸,就是济北蛇丘县所属的铸乡城。
又往西南流过刚县北面,
据《 地理志》 ,刚,就是以前的阐;王莽改名为柔。应劭说:《 春秋经》 记载,齐人侵占了灌和阐。阐就是现在的阐亭。杜预《 春秋释地》 说:阐在刚县北,刚城东面有个小亭。现在是刚县的治所,俗人又叫阐亭。京相潘说:刚县西四十里有阐亭。诸说不同,不知哪一个正确。汉水又西流,蛇水注入。蛇水发源于刚县东北的泰山,往西南流经坟阳之田,这是齐侵占过的地方。汶水以北,极目望去,是一片旷阔的平原,僖公把它赐给季友。蛇水又往西南流经铸城西面,这就是《 左传》 所谓的蛇渊囿。所以京相潘说:现在济北有蛇丘城,城下有水。这就是鲁囿。民间把这条水叫浊须水,这是不对的。蛇水又向西南流经夏晖城南。《 春秋经》 载,公在下灌与齐侯会见。现在俗称夏晖城。《 春秋左传》 :桓公三年(前709 ) ,公子晕到齐,齐侯送姜氏到下灌,这是不合礼法的。这就有了夏晖这个地名了。蛇水又往西南流,注入汉水。汶水又西流,沟水注入。沟水发源于东北边的马山,向西南流经棘亭南面。《 春秋》 :成公三年(前588 ) 《经》 记载,叔孙侨如率兵包围棘。《 左传》 说:齐侵占了泣阳之田,棘不服,于是就把它包围起来。棘亭南离汶水八十里。沟水又往西南流经遂城东面。《 地理志》 说:遂城是蛇丘遂乡,就是从前的遂国。《 春秋》 :庄公十三年(前681 ) , 齐灭了遂,就在那里设城堡屯兵驻防。京相播说:遂在蛇丘东北十里。杜预也认为这说法正确。可是县城东北没有一座城对得上号,现在的城是在蛇丘西北,这是杜预存疑造成的错误。沟水又往西流经下灌城西面,然后注入汶水。佼水又往西流经春亭北面,据查考,古时没有春这个地名,只有平陆县有个崇阳亭,但此亭东距刚城四十里,以京相潘所注来推断倒是符合的,但实际如何却不清楚。
又往西流过东平郡章县南面,
《 地理志》 说:东平国,就是从前的梁。景帝中元六年(前144 ) ,又分出济东国;武帝元鼎元年(前116 ) ,这里是大河郡;宣帝甘露二年(前52 ) ,是东平国;王莽时叫有盐。章县,按《 世本》 ,是任姓之国,是投降于章的齐人的居地。旧城在无盐县东北五十里。汝水又往西南流,有泌水注入。泌水发源于肥成县东边的白原,往西南流经肥成县旧城南面。乐正子春对他的弟子说:你去齐国要经过肥,肥这地方有一些贤能的人。泌水左边流过句扇亭北面。章帝元和二年(85 ) ,凤凰飞集到肥成的句魔亭,于是豁免了当地的地租,并去巡游泰山。说的就是此亭。泌水又往西南流经富成县旧城西面,这就是王莽时的成富。又往西南流,注入泣水。汶水又往西南流经桃乡县旧城西面,这就是王莽时的郭亭。人们把它叫做郭城,这是不对的,那只是把新朝的旧地名加以扩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