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水经注 > 卷二十四(9/10)

卷二十四(9/10)

;有的地方,岩壁回环,通入山谷,山风吹动,枝梢鸣声响彻幽谷。攀登高峻的山峰,爬下幽深的山谷,令人心惊胆战;有时路绝崖断,就只能靠绳索引渡,真是艰险极了。出谷还有十余里,在一座孤峰下另有一处山谷,山谷里有清泉,泉上数丈有个石洞,有两个洞口,能容人行走。进入洞口丈余,洞内高约九尺,宽广四五丈,据说是古人穴居之处,洞里还留有柴灶、残灰和烟痕。山谷中树木茂密,行人很少能到这里来。但还能见到少许山田,留有引水灌溉的痕迹。出了山谷有一片平缓的丘陵,面山傍水,当地土人都在那里种麦。人们说,这丘陵地不宜种植高粱,只适于种麦。齐人世代相承,都在这里种麦。想来这就是麦丘愚公所住的山谷了。谷里怎么会这样深幽,这样藉翁郁郁;人们在这里又怎么会这样安居乐业,怡然自得地生活呀!我当时经过这里,看到这么远离尘俗的好地方,真是徘徊不舍,离去时还屡屡回头呢,我按麦丘愚公在齐境的川谷,至今还流传着这个地名;那地方并不在鲁,这是著作家记述时弄错的。汶水又向西南流经赢县老城南。《 春秋左传》 :桓公三年(前709 ) ,桓公在赢会见齐侯,在齐结了婚。

又往西南流过奉高县北边,

奉高县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 )设置,以供祭祀泰山之需,是泰山郡的治所。县北有吴季札儿子的坟墓,座落在汶水南面的水湾里。吴季札受聘于中原上国,在赢、博之间死了儿子,就是这地方。《 从征记》 说:赢县西六十里,有季札儿子的坟,呈圆形,墓在高处,可以凭依眺望。墓前有一座石铭,是汉末奉高县令所立,上面没有记述什么,只不过作为标志而已。从前都指派民户去扫墓,现在已不能这样做了;石碑都已剥蚀破碎,没有留下什么了,只有石碑的基座还在。

转弯从县城西南流过,

汶水发源于牟县旧城西南的山岗下,俗称胡卢堆。《 淮南子》 说:汶水发源于弗其。高诱说:弗其是山名。也许就是这座小山吧。牟县旧城在东北,古代这里是牟国。春秋时,牟国人要去朝拜鲁国,因此应肋说:牟国是鲁国的附庸。俗称这条水为牟坟。又往西南流经奉高县旧城西边,往西南流,注入汉水。汶水又南流,在右边汇合了北汶水,北汶水发源于分水溪,源头流出后又分出中川水,往东南流经泰山东边,右边与天门下溪水汇合。下溪水发源于泰山天门下谷,往东流。古时,帝王登山祭天,都在这条水边歇息。水上随处有石洞,那是古时人们搭棚架舍时留下的。马第伯写道:光武帝来泰山封禅,第伯跟随着一起登山。离平地二十里时,向南极目望去,山下景物一览无遗。泰山确实很高,可与浮云相比;泰山也很险峻;那悬崖绝壁,深不见底,像是没有通路可上。遥望那些登山的人,有的像白石,有的像雪,看得久了,那白的在移动,才知道是人。仰视山上的岩石松树,郁郁苍苍,仿佛是在云中;俯视底下,到处是千姿百态的岩石,却看不到丈尺的溪流。一直登上七里,到了天门,抬头仰视天门,就好像在石洞中观天似的。应韵《 汉宫仪》 说:泰山东南面的山顶,名叫日观。日观这地方,第一遍鸡啼时,就可以来看日出,太阳刚出来时,长约三丈,因而称为日观。下溪水沿溪东流,翻着滚滚的波狼,注入岩壑,接着往东南流经龟阴之田。龟山在博县北十五里,从前孔夫子哀叹时政世道的衰落,望龟山有感而赋诗作曲,所以后来的《 琴操》 中有《 龟山操》 。龟山北面就是龟阴之田。《 春秋》 :定公十年(前500 ) ,齐人交还龟阴之田。下溪水又与环水汇合,环水发源于泰山南溪,往南流经中、下两庙之间。《 从征记》 说:泰山有下、中、上三座庙,庙墙和殿宇非常严整,庙中台阶两边,古柏参天,大的有二十多围,是汉武帝种植的。赤眉军曾砍过一棵树,砍时看见树中出血,因而停止,今天那树上还留有斧痕。庙门三重,楼榭四所,还有一座三层坛,高一丈余,宽广八尺。大树前有一口大井,井水极香冷,与普通的水不同,不知是哪个朝代掘的。这口大井并不常常挖泥除污,但大旱时井水却不减少。庙中仓库里有汉朝的旧乐器和神车、木偶等物,制作都十分精巧华丽。还有石虎,建武十三年(37 ) ,永贵侯张余贡献的一匹金马,高二尺余,制作极其精致。中庙离下庙五里,庙宇比下庙还要高大壮丽,庙的东西两侧都有山涧。上庙在山顶,就是帝王祭天的地方。环水又拐弯东流,又往东南流经明堂下。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 )来泰山筑坛祭天,祭毕下山,坐于东北边山麓的明堂中。汉武帝觉得古时所建明堂的地址狭隘而不开敞,想在奉高县旁重建一座明堂,但不知道这种建筑的格局和形式。济南人公玉带献上了黄帝时的《 明堂图》 ,图中有一座殿宇,四面都没有墙壁,用茅草盖顶,引水流过;环绕着四面宫墙外又建了天桥复道,上面有楼,名叫昆仑,入口在西南;天子从这里进入,就在里面祭祀礼拜上帝。于是武帝就命令奉高县在汉上修建明堂。古时引水作辟雍的地方,墙基和环形水道的遗迹都还存在,人们称此水为石汉水。《 山海经》 说:环水发源于泰山,东流注入汉水。指的就是这条水。环水又从左边注入汉水。汶水有几条水流一起注入,又往西南流经祖徕山西边。山上松柏很多,就是《 诗经》 里所谓的祖徕之松。《 广雅》 说:就是梓松。《 抱朴子》 提到《 玉策记》 的话,说:千年的老松,里面有种怪物,形状或是像青牛,或是像青狗,或是像人,寿命都有一万岁。又说天子陵墓上有斜敬的老松,就是所谓楼松。《 鲁连子》 说:松树极树高达十初,但没有树枝,并不是怕正室没有柱子。《 尔雅》 说:叶子如松,枝干如柏,这种树叫极树。《 邹山记》 说:祖徕山又称尤徕之山,在梁甫、奉高、博三县的边境,现在还有美松。赤眉军的头目樊崇曾据守此山,所以他自称尤徕三老。祖徕山东边有巢父庙,山高十里,山下有个池塘,方圆百步左右,有主条溪涧注入。一条从东北沿溪流下,转弯流经县南,往西北流,注入汶水;一条往北流经溪涧,西流注入汉水;一条往南流经阳关亭南。《 春秋》 :襄公十七年(前’556 ) ,迎减绝于阳关。又西流注入汶水。

【1】【2】【3】【4】【5】【6】【7】【8】【9】【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