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水经注 > 卷二十四(5/10)

卷二十四(5/10)

径郈亭北。又西至寿张故城东,潴为泽渚。初平三年,曹公击黄巾于寿张东,鲍信战死于此。其右一汶,西流径无盐县之故城南,旧宿国也。齐宣后之故邑,所谓无盐丑女也。汉武帝元朔四年,封城阳共王子刘庆为东平侯,即此邑也。王莽更名之曰有盐亭。汶水又西径郈乡城南。《地理志》所谓无盐有郈乡者也。汶水西南流,径寿张县故城北。《春秋》之良县也。县有寿聚,汉曰寿良。应劭曰:世祖叔父名良,故光武改曰寿张也。建武十二年,世祖封樊宏为侯国。汶水又西南,长直沟水注之。水出须昌城东北谷阳山,南径须昌城东,又南,漆沟水注焉。水出无盐城东北五里阜山下,西径无盐县故城北。水侧有东平宪王仓冢,碑阙存焉。元和二年,章帝幸东平,把以太牢,亲拜祠坐,赐御剑于陵前。其水又西流注长直沟,沟水奇分为二:一水西径须昌城南入济,一水南流注于汶。汶水又西流入济,故《淮南子》曰:汶出弗其,西流合济。高诱云:弗其,山名,在朱虚县东。余按诱说是,乃东汶,非《经》所谓入济者也,盖其误证耳。

译文

睢水发源于梁郡焉仔县,

睢水发源于陈留县西边的菠蔼渠,往东北流。《 地理志》 说:睢水上口承接陈留县浚仪的狼汤水。《 水经》 说发源于郡县,显然是错误的。睢水又往东流经高阳故亭北面,俗称陈留北城,其实不是。苏林说:高阳是陈留北面的县。按高阳在留,是从前的乡村名,那里有汉广野君庙碑‘。延熹六年(163 )十二月,雍丘县令董生仰慕广野君遗留于千载的高风,崇奉他优美的典范于万世之后,因此嘱县人长照撰文,以表彰他不朽的美德。文中大意说:高祖礼贤下士,广野君也尽心为他出谋划策。袭陈留,得秦积粟,建立了卓著的功勋;青徐等地,不战而定,使国家大大地富盛起来,人民也得以安宁地生活。自古以来,没有更高的功勋了。现在原来的祠庙已不再有人知道了,只有这块庙碑还孤零零地竖立着。《 陈留风俗传》 说:丽耳氏居住在高阳,沛公攻陈留时,丽肠食其因献计有功,后来被封为高阳侯。族人哪峻,字文山,曾任公府椽。大将军哪商有功,受封以琢为食邑,因此他从陈留迁往琢。高阳县有饼亭、饼乡。建武二年(26 )世祖把这地方封给王常,立为侯国。睢水又往东流经雍丘县旧城北面。雍丘县是从前的祀国,殷汤和周武王曾把此地封给夏的子孙,以维续禹的后嗣。后来楚灭了祀,秦时设置为县。圈称说:县里有五陵之丘,所以县名叫雍丘。城内有夏后祠。从前商周二代,从未停止过祭祀。到了秦始皇时,在外围修筑了大城墙,并设置为县。睢水又往东流,水流积蓄成湖,俗称白羊破,方圆四十里。睢水右边有奸梁破水注入,这条水上流承接阪水,往东北流经雍丘城北面,又往东流,分为两条水,称为双沟,一同注入白羊破。白羊破水往东流,汇合洛架口。此口的水上流承接饭水,称为洛架水,往东南流,注入睢水。睢水又往东流经襄邑县老城北面,又往东流经雍丘城北面。睢水又继续往东流经宁陵县老城南面,这里是从前的葛伯国,王莽时改名为康善。睢水流经都县北面,焉卜县与宁陵县两城南北相距五十里,所以《 水经》 里有睢水发源于部县的记载。郡县城东七里,水边有单父县令杨彦、尚书郎杨禅(字文节)兄弟的两块墓碑,立于汉光和年间(178- 154 )。

【1】【2】【3】【4】【5】【6】【7】【8】【9】【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