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的师傅后,十分尽心尽力,一来二去就和师傅勾搭上了。
师傅开了三家饭店,童小安的师母要守另一家饭店,很少过来,就不知道这些事。
童小安那时候其实不懂,他愤愤不平的只是,师傅为什么把发鱿鱼的绝活传给一个服务员,也不肯传给他这个交了四百块钱学费的徒弟!
师傅什么都不教他,童小安只有自己用眼睛看,用心记,因为师兄们的手艺和师傅比毕竟差了一大截。
师傅的鱼香味做得特别地道,随随便便烧份鱼香茄子,一出堂,满堂都飘着浓浓的鱼香味。
童小安觉得,他的师兄们没有哪一个能达到师傅的水平,为了能学得师傅的真传,他想尽了办法偷师。
师傅不让他炒菜,哪怕自己吃也不让他炒,他就趁回家的时候在家里试着炒,尝尝自己炒的味道和师傅的有什么差别。
梁明师兄早就出师了,在帮师傅,但他嫌工资低,他听说在河坝里淘金能赚不少钱,就整天和童小安讲,策动童小安跟他出去淘金。
童小安在他的游说下动了心,在一次被师傅打了后,他就跟梁明跑了。
他没有钱,梁明带了一千多块钱,为他贴路费,两个人不久就到了淘金的地方。
梁明找到他的熟人,熟人把他们介绍给老板,老板说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工钱,如果淘到金了,会有一大笔奖金。
两个人很高兴,就加入了淘金大军中,不过连淘了一周,两个人连一颗粒子都没有看见,就对这份工作失去兴趣了。
中秋节,老板宣布放假,其他的人都走了,童小安和梁明没有走,守工地的两个保安约他们玩牌,梁明把他的钱借给童小安一些,四个人就玩起来。
开始两个人还赢了一点,但随后就一直输,等到深夜的时候,他们的钱已经全部输光了,没法再打了。
赢了钱的保安很得意,把桌子上的散钱收到一起,一张一张整整齐齐地码着,嘴里数:“一百,两百,三百…”
当他数到一千的时候,梁明突然喊了一声:“跑!”
他一把抓起那一千块钱拔腿就跑。
童小安很快反应过来,快速跑出去,两个人的身影很快掩在了浓浓的夜色里。
工地上养了一头大狼狗,两个保安带着狼狗,打着电筒追了出来。
他们听见狗叫,不敢停,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们又是偷跑出来的,如果被人家追上了,打死了再抛尸荒野,那谁会知道?
他们狂奔了很久,后来没有听见狼狗的叫声了,他们也不敢停,一直跑啊跑,童小安摔了一跤,把裤子后面摔开了,屁股露了一大半在外面。
他把衣服脱了,把两个袖子拉过来绑在腰间,衣服勉强遮住了屁股,然后继续跑,跑到天亮了,来到了一个镇上,他们上了一辆客车,这才放松下来。
从河坝回到师傅那里,两个人少不得都挨了师傅一顿臭骂,不过童小安从那以后就老实了,不再想着出去挣什么大钱,就在师傅的饭店里好好学徒了。
两年后,童小安该出师了,郑美莲来接儿子,师傅知道他没有教会童小安什么,不敢让他做高深的菜,只叫他去烧个豆腐给他妈看看 。
童小安很用心地烧了一份豆腐出来,但因为他几乎没有机会上灶炒菜,不了解饭店的火候,火开大了,豆腐烧得焦糊了。
当着郑美莲,师傅也不好骂他,只是说他不是这块料,建议郑美莲让他另外去学一门什么手艺。
师傅觉得没有把他教出来,自己也挺不好意思,退了两百块钱给郑美莲,又送了几本书给童小安。
后来给别人讲起拜师学艺这一段,童小安说:“我交了两百块钱学费,跟着师傅,洗了一年碗,喂了一年猪,出师的时候炒了唯一的一个菜,就是烧了一份豆腐,还烧糊了!”
后来他也明白师傅不肯教他的原因是他刚到饭店的时候表现得太笨了,师傅觉得他这么笨的人,只能打打杂,学手艺是白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