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喧闹声,表明仆人们已在执行太太的命令时,母亲不禁心惊肉跳起来…“唔,她真的会绝食自杀的!”她脑子里忽然闪过这个念头。
家人们怀着惊诧、恐怖的心情,注视着微不足道的女奴和权力无边的太太之间的斗争。母亲看到这一点,心如刀绞,却又无可奈何。
“吃了吗?”她不断向女管家打听。
“还是不肯吃。”
“一定是巴甫鲁什卡偷偷给她送了吃的东西。告诉他那个坏蛋,他要是给她一块面包,我对天起誓,非把他们两个发配到西伯利亚去不可!”
但是,刚说完这话,当早饭或者午饭送到女仆室来时,母亲却叫出一个丫环(她竟不再回避她们了),对她说:
“唔,你是不是把…汤…给那个…送点去…不准说是我叫你送去的,要装着是你自己…”
再说一遍,权力无边的太太不得不意识到,如果继续这样斗下去,她便只好百事不干,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消耗在制服这个桀骜不驯的女奴身上。
尽管意识到这一点是非常痛苦的,但是清醒的理智告诉她,无论如何得结束这种险象环生的混乱状态。也要为母亲说句公道话:她决心听从理智的忠告了。她把巴威尔叫来,对他说:
“你们给我的痛苦,我已经忍受了好几个月!我受够了。你们要怎样就怎样过日子吧。不过,要是你那位贵族太太再落到我眼里,休怪我心狠!是你对也好,是你错也好…我非把你们两个发配到西伯利亚去不可!”
同时她下令不再惩治马芙露莎,并且恢复了巴威尔的月粮,但只发给他一人,没有他妻子的份儿。
“让她爱怎样就怎样吧。我不能拿粮食白养活她。”
作了这样的处置之后,母亲心境平静下来,似乎好几天都没有讲话。她不再经常叫嚷得声震屋宇,下命令时心平气和,不再恶言咒骂。她懂得,必须消除这场强烈的骚乱在家奴中造成的印象。
马芙露莎也平静下来,或者不如说,好象根本不再有她这个人了。她象囚徒似的坐在自己房里,默默地忍受着孤独的痛苦,想到自已被毁灭的青春,心都碎了。
那时我差不多还是一个孩子,这件事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不止一次下楼去,打算到巴威尔房里去看看马芙露莎,可是我刚走近他们的房门,便惊慌起来,只得放弃原来的打算,退了回来。但是每当我有机会到果园里时,我便有意在宅子前边踱来踱去,在我所向往的那间小房的窗前放慢脚步,向那蛛网密布、挡住了我的视线的玻璃窗往室内探望一阵。我听见似乎有人在里面轻轻地呻吟。
不管怎么说,巴威尔的一生是给毁了。马芙露莎不但疏远了他,甚至不再跟他说一句话。她对有权有势、唯我独尊的太太的胜利,远远不能使她感到满足。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胜利,只不过是太太不愿意再和一个微不足道的、偶然落到她手上的女奴打交道罢了。处境没有因此得到任何改变。在这次胜利之前,马芙露莎是女奴,胜利以后她仍然是女奴——不过是个造反的女奴罢了。因此,她关于“神的诅咒”的看法依然对她起著作用。
马芙露莎愈来愈苦闷。巴威尔在她心目中渐渐成了使她遭致厄运的罪魁祸首。爱情逐渐破灭,一天天冷下去,终于化为不折不扣的仇恨。马芙露莎口里没说,却用自己的全部行为、表情、举止向大家证明,她心里对丈夫除了深恶痛绝再没有任何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