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liu泪的泰姬陵
“一滴永恒的珍珠泪”再也没有比这更特别更形象的比喻了。穿过鲜花夹dao的水廊,来在泰姬陵前拾级而上。我轻轻地抚mo着那细腻光run的大理石基座,几乎忍不住要跪下来mo拜它。虽然我不是教徒,但即使要我一步一跪地拜进陵中,也是甘愿的,为了它超乎想象的魅惑之美。
次日一早,我们来到举世闻名的泰姬陵。
对于现代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对印度皇帝最熟悉的就莫过于阿育王与沙贾汗了,前者是因为那bu宝莱坞大片,后者便是因为泰姬陵——或者说,是由于“爱情的力量”
沙贾汗是莫卧尔王朝的第五代帝王,在他还只是一个15岁的王子时,已经娶了蒙泰姬玛哈尔为妃。他对她chong爱有加,并在登基后立她为后,称她为“gong中翘楚”后gong佳丽三千,但是据皇室记载,沙贾汗几乎把所有的夜晚都用来陪伴皇后,这简直是超越了印度人可以想象的nong1烈爱情。他一生征战不休,但在战争的间歇,他会第一时间回到皇后shen边,陪她喝酒、抽鸦片、观看歌舞,享受最奢靡最慵懒的婚姻生活。似乎只有同蒙泰姬在一起,他才觉得真正得到了休息,才对自己的征战成绩真正感到自豪。
蒙泰姬gong殿里收藏的首饰、香水、来自世界各地的礼物,足可以买下一座岛屿。而她回报丈夫的,便是无尽的痴情与无怨的生育——她为他先后生下了十三个子女,并在第十四次生产时难产而死。
那一天是1631年6月7日,这是一个和shi婆liu泪同样重要悲戚的大日子,沙贾汗在这一天心痛神伤,感觉生命的一bu分也随着心爱的皇后离去了。他在服丧期间,下令gong中不许佩dai首饰,不许用香水,哀伤使他很快地苍老。两个月的服丧结束后,他下了一个决定:要建造一座世界上最美丽的陵墓来安葬蒙泰姬,以永恒的建筑来祭奠永恒的爱情。之后,他耗尽心力物力国力,亲自设计主持,用了整整22年,终于建成这座举世无双的宏伟皇陵,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整座围墙由大理石与红砂岩建成,进入前要搜shen,不许带包,不许带电池,手机要关机,可以带照相机但不可以带摄像机,要脱鞋或是tao上鞋tao。
在换鞋tao的时候,我看到那红白相间的宏伟门楼前,有个盘tui而坐的巫师在chui笛,穿黄色衬衫白色ku子,dai着红色的包tou。
我数了一下,地上的乐qi共有9件,形状相似而大小不一,两touchang中间圆,有点像我国云南的葫芦丝。他shen前的竹篓里,正有一条蛇扁着脑袋探tou而上,随着音乐扭来扭去。当蛇tou转向我的方向时,我与它冷漠地对视,却不能辨清它究竟有没有留意我。
蛇的眼神毒辣而空旷,看得久了,会叫人不寒而栗。这次我抢在小辛之前抛了张纸币在巫师的地毯上,却只匆匆拍了一张照片就离开了,因为不清楚多少数目合适,怕他会继续追着我要——有一条蛇zuo帮凶,要多少小费都是理直气壮的吧?
泰姬陵的视觉设计是建筑史上的一项典范,从围墙大门外遥望泰姬陵,会觉得很壮观雄伟;但是越走近大门,望过去泰姬陵会变得越袖珍,端庄地镶嵌在大门中央;但是一步踏进门来,迎面见到月光般美丽出尘的泰姬陵远远伫立于湖水那端,却又是jing1美壮观的了。
我忍不住“哗”的一声,几乎屏息。明媚的晨光下,那半圆型的陵墓在彼岸泛着珠贝的柔光,美得chu2目惊心。庄严、静穆、圣洁、忧伤、母仪天下…
语言在这样的绝美前会变得乏力。或者,唯有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那首《爱者之贻》,才可以形容其万一:
“沙贾汗,你听任皇权消失,却希望使一滴珍珠的泪永恒。岁月无情,它毫不怜悯人的心灵,它嘲笑心灵因不肯忘却而徒劳挣扎。
沙贾汗,你用美来抗争,给无形的死神dai上永不凋谢的王冠。静夜无声,你在情人耳边倾诉的悄悄私语已经镌刻在永恒沉默的白石上。尽guan帝国皇权已经化为齑粉,历史已经湮没无闻,而那白色的大理石却依然向满天繁星叹息说:‘我记得!’
‘我记得!’——然而生命却忘记了。生命必须奔赴死神的征召,轻装起程,把所有记忆都留在孤独凄凉的美的象征里。”
“一滴永恒的珍珠泪”再也没有比这更特别更形象的比喻了。
穿过鲜花夹dao的水廊,来在泰姬陵前拾级而上。我轻轻地抚mo着那细腻光run的大理石基座,几乎忍不住要跪下来mo拜它。虽然我不是教徒,但即使要我一步一跪地拜进陵中,也是甘愿的,为了它超乎想象的魅惑之美。
整座陵墓都用德干高原的洁白大理石筑成,镶嵌着珠宝与半宝。坐在陵墓的台基上,手指顺着细美的花纹轻轻勾勒,明知dao大理石是最坚ying的,但是它的光泽如此温run,宛如孩童面颊,手指chu2摸上去有zhong令人悸动的清凉,充满怜惜。
凭栏眺望倒映在池水中的泰姬陵,以及周边四座完全对称的jing1美门楼与清真寺。想象着22年中沙贾汗亲自监督泰姬陵一斧一凿日渐成型的感伤与欣wei,还有陵墓竣工之日那喟然喜悦的泪水,我忍不住也要垂下泪来——他对得起泰姬了,对得起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