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街里便都风传出去,说兵马大元帅年纪轻轻竟然一病死了,诰命夫人半夜里穿起凤袄来跳神儿,别是得了失心疯吧?说得神五魔六的,一时坊间传为笑谈。无须赘述。
且说这寡妇死儿子,原是世间第一等惨事。那李纨哭得死去活来,险些不曾投井。李婶娘百般劝不住,只得命家人日夜提防,又亲自提了礼盒上门来请宝钗、湘云两个。那宝钗正在院子里给葫芦洒水,忽见李婶娘进来,不及见礼,李婶娘早已扯住袖子哭起来,道:“奶奶可知道我们兰哥儿去了?我们大奶奶哭得好不伤心。绮儿、纹儿两姐妹都嫁得远,家里出了这样大事,也不能照管。我又笨嘴拙舌,说不得几句相劝的话,那些陈腔旧调,他那里听得进去?倘若一时岔了念头,疏了防范,岂不又伤一条人命?倒是两位姑娘、奶奶去劝劝吧。”
宝钗听了,亦觉辛酸,不禁垂下泪来,忙招呼湘云装扮了,便随李婶娘一同回府来。湘云见李婶娘带着礼盒,恐空了手去不好,又顺手将架上葫芦摘了四个,搁在盒里,一并送回来。
原来李纨如今已经不住在从前那院中了,于兴隆街另盖了将军府,门前也有两尊石狮子,军卒把守。轿子一径进来,只见庭宇轩阔,树木葱茏,院里一尊丈高的太湖石,玲珑剔透,疏疏几株桃李,都结了婴儿拳头大的果子,砌着砖地,围着鱼池,两排游廊自角门一直接进内院里去。宝钗也不及细看,落了轿,径随李婶娘进里边来,先往灵上拈了香,将葫芦祭在灵前,方进来瞧李纨。
只见那李宫裁穿着一身青衣裳,面朝里躺在床上,听见人进来,也不转身,也不理会。湘云上前低低唤了一声“大嫂子”李婶娘又道:“宝二奶奶、史大姑娘来了。”李纨这方回身坐起,可怜脸上瘦得一丝肉也没有,泪迹模糊,鬓发皆霜,不到四十的人,看起来竟有五旬开外的一般。见了人,也不知道问候,只是瞪了一双眼睛,那眼泪断线珠子一般落下来。宝钗触景伤心,同病相怜,早把旧日相待冷淡之事抛到爪哇国去了,一歪身便坐在床榻之上,拉着手劝道:“大嫂子渊博知书,难道没听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八个字?兰儿原有高中之命,虽间中受了些挫折,科举上未曾取仕,却到底从武出身,立了战功回来,反比考进士中状元更加荣宗耀祖,这便是命;又则他虽年轻早夭,到底也替你挣了这顶冠戴回来,总算不辜负一场母子。倘若如他二叔时,一句话不留撒手去了,也不知是出家,也不知是寻道,死活不知,踪影无闻,我便想做孟姜女哭长城,却也不知道该往哪边哭呢?这样论起来,大嫂子的命岂不又比我好上十倍?大嫂子若不足意时,我却又该当如何?”
湘云也说:“说起来嫂子虽然命苦,到底也还享了几年福,就是兰哥儿英年早逝,也总算在嫂子跟前尽过心的。像我自小没了爹娘,跟着叔叔婶子长了这么大,刚寻了婆家,还没出门,连夫婿是何模样都不知道就守了望门寡,参商永隔,连死活也不知,可不比嫂子更苦上十倍么?嫂子若还不能自开自解,我越发该去上吊了。况且我们三个已经如此,想来这世上苦命人儿也还不止咱们三个,难道都该不吃不喝,直要绝食轻生的不成?”
那李纨自贾兰去了,将凤袄换了素服,仪堂作了灵堂,直如发了一场梦似。蓬头垢面哭了三日,哭累了便昏沉沉的似睡非睡,睡醒了又接着哭,心中除了“儿子”二字更无别事,直至见了宝钗,想起往时疏远防范之情,忽觉惭愧。这一分心,倒把伤子之情略微稍减,不得不振作颜色应对,因说:“劳你们二位走这一趟,也没好茶水款待。你们且坐坐,让我洗个脸,才好见客。”宝钗、湘云俱忙笑道:“自己至亲,说什么客不客的。倒是大嫂子确该好好洗把脸,吃些点心茶水才是。”
李婶娘见宝钗不过轻轻几句话,便说得李纨开口说话,起身洗漱,不禁又是佩服又是欢喜,忙不迭的接声答应,自去厨房命人炖茶备水,通火弄点心。宝钗倒不禁扭过头去,偷偷掉下两滴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