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她肯在陪我见客户时多笑两下已经比什么都强。”
事情就这样说定下来,约好黛儿过完“十一”即来西安上任。
而我自己的工作却仍无下落。
最初的理想是考到一家广告公司去大展身手,将文采灵思发挥最高价值,一本万利,点石成金。
可是不知怎的,我报考的明明是文案创意,主考官们却都不约而同游说我去做业务承揽。
我百思不得其解。唐禹说“笨蛋,这不明摆着吗?现在广告公司不景气,最缺的是广告量,没有订单,要文案创意有屁用?”
当十七八次被主考官规劝改考业务承揽时,我终于发作:“请问老师,为什么认定我不应该报考文案?”
主考官是个面白无须的年轻人,当下轻轻喉咙回答:“唐小姐,你口才伶俐,做公关最合适不过,为什么不愿意试试呢?”
我抬起头来反问“考官先生,您年轻潇洒,怎么不去…试试呢?”
我说的是本地一家著名“鸭吧”的名字。说罢不待对方反应过来,赶紧三十六计走为上,溜之大吉。
于是不再指望有朝一日成为广告高手,创造奇迹,但亦不肯到一般商务公司找份文员的职位。蹉跎月余,才终于应聘到一家杂志社考取了一份见习记者的工作,月薪三百大元,可是一天倒要打卡四次。
人家说时间即是生命,可是记者的生命恁地不值钱。
唐禹取笑:“原来你努力地弃商而求文,就是为了要说明从商和从文的区别在于不赚钱。”
我强辩:“不是不赚钱,是不提钱。”
反正没有钱,提来何用?
在大学里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我已经不能再忍受寄人篱下的感觉,找到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藉口要陪黛儿,向父母提出租房另居。
母亲原本颇不乐意,但见我意思坚决也就算了。
搬家那天,我请父母吃了顿饭,郑重表示我搬出唐家并不代表会忘了他们,今生今世,他们都是我最亲最近的父亲母亲。
饭后自然又是唐禹送行,不过这次更为彻底,一直将我连人带行李送到西大街的新居。
西大街是一条老街。
老,而且穷。满面风霜,衣衫褴褛。
路面都打着补丁,十余步的距离,可以看到修自不同时候的五六种砖石。房屋只有两层高,路灯也黯淡,只照得见眼下几步远。
说是“新居”不过是对我这个“新客”而言,其实房子只怕已有半百年纪。
可是房租出奇地低。这一条优点足以抵过其他十条缺点。
只是委屈了黛儿,那么光芒灿烂的人偏偏要住进这样黯淡无光的所在。
住进来第二周,父亲突然上门拜访。
幸好我前一天刚刚备下几种生活必需品,于是烧开水沏出茶来,又下厨弄了几味小菜,总算不至十分怠慢。
父亲叹息:“艳儿,你长大了。”停一下,又问:“有没有想过开始寻找生身父母?”
我立刻回答:“您就是我亲生父亲。我不必再寻找第二个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