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物是人非
在火车上碰见邻居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一个几千万人的大城市里,两个人有多少几率成为邻居,又有多少几率在同一辆火车,同一个时间经过同一个地方?我算不出来,但我知dao,这几率小得不能再小。假如,这个人又竟然是你的同乡呢?
换作以前,我大概会惊叹这样的巧合。而现在,我心里想的只有一件事。
这个人的出现,与我有什么关系?
我们坐在餐车里,他面前是一瓶啤酒,我面前是一杯可乐。我一边说话,一边看似漫不经心地打量着他。他有一双细chang的眼睛,嘴chun有点薄(相对于男人来说,实在太薄了),其中一个嘴角旁,有一个浅浅的酒窝。他的个子很高,几乎是我见过的最高的人(大约一米八五)。而他shen上穿着的,正是我几次在楼上yang台上看见的那件衣服,还有那条牛仔ku。膝盖上有一个不知是刻意弄出来的,还是不小心磨破的dong。
六个小时后,我们将在同一个地方下车。之后,我坐公共汽车去新区,他坐公共汽车去老区。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们住在同一个厂区里,两个不同的地方。我们去过的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火车站。除此以外,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点,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居住的新区和老区。
要说明的是,这大概是独属于我们厂区的特殊情况。这是一个兵工厂,原本只有老区的那一片生活和工作区域,1986年,另一个兵工厂迁移过来,两个厂合为一个,这才有了新区。因地势局限,从新区到老区要走很远的路,即使骑自行车,也有二十多分钟的车程。所以基本上,新区和老区的人极少来往,甚至各有一个小学和中学。徐退读的,是老区的第一小学和第一中学。我读的是新区的第二小学和第二中学。中学毕业,我们都考入了外地的高中,三年后,又都考入了省会城市的大学。
“你回家zuo什么呢?”我问他。
“没什么事zuo,就是想回去待一阵。”
“那现在zuo什么工作?”我又问。
“没工作。”他笑着说“我是一个闲人。”
怪不得过去从来没见他出过门。我想。
“那你怎么生活?”
他歪着脑袋看了看窗外,回过tou来说:“各zhong途径。”
但我不好问什么叫各zhong途径,只好说:“我还在念书。”
“哦。”他说。
“现在放暑假了,所以回来看看。”
“哦。”他又说。
他脸上始终保持着某zhong程度的笑容。我突然觉得,这也许是我遇到的,最难理解的人。但他并不显得高shen莫测,他爱笑,也爱开玩笑,他的每一句话都那么恰到好chu1,一句不多,一句不少,连反驳也是。在火车上的这六个小时,我们聊得很愉快,尽guan我一直提醒自己,这人的出现或许不是偶然,或许应该有所提防,但我还是常常忘记。
车窗外渐渐明亮起来。还有十多分钟就要到站了,我们jiao换了电话号码,然后回到各自的车厢,拎上各自的行李,在出站口又碰面一次,最后,各自坐上不同的公共汽车。一个开往新区,一个开往老区。
上一次回家,是在半年以前,放寒假的时候。那时我对这里的任何景物都没有一点哪怕是亲切的感觉。太熟悉了,熟悉到足以视而不见的地步。然而现在,随着dao路的推进,逐渐由心底升起的异样,也在一点一点加shen。车窗开着,略带汽油味的夏日清晨的风一阵一阵地chui来。我不时扭tou去看另一侧的车窗,心里只有一个疑问。
这里,什么时候竟然变得如此破败?
然而景物并没有变化。dao路两旁的树木肯定还是原来的那些,楼房肯定还是半年以前的样子,甚至,临街的各zhong店铺还多了一些。
可无论怎么看,这里到chu1充满了一gu衰败的气息,不明白这是从何而来的。我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人,他正低tou看着自己的手机,另一边座位上的两个人正在聊天。没有人注意到这些,包括此刻同样看着窗外的人。
我在家门口下了车。远远看见母亲正推开窗hu,看见我便叫了一声。我走进单元门,1楼1号的门正打开着。我在门口放下背包,一边脱鞋,一边心不在焉地与母亲说着话。过了一会儿,父亲也回来了,拎着早点。
现在不是谈话的时候。我一边吃着早饭,一边在心里想着。
谈话是在晚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