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聚小说 > 水经注 > 卷九(4/10)

卷九(4/10)

曰水东城。清河又东北径清阳县故城西。汉高祖置清河郡,治此。景帝中三年,封皇子乘为王国,王莽之平河也。汉光武建武二年,西河鲜于冀为清河太守,作公廨未就而亡,后守赵高计功用二百万,五官黄秉、功曹刘适言:四百万钱。于是冀乃鬼见白日,道从入府,与高及秉等对,共计校定,为适、秉所割匿,冀乃书表自理其略,言高贵不尚节,亩垄之夫,而箕踞遗类,研密失机,婢妾其性,媚世求显,偷窃很鄙,有辱天官,易讥负乘,诚高之谓,臣不胜鬼言。谨因千里驿闻,付高上之。便西北去三十里,车马皆灭不复见,秉等皆伏地物故。高以状闻,诏下,还冀西河田宅妻子焉。兼为差代,以弭幽中之讼。汉桓帝建和三年,改清河为甘陵王国,以王妖言,徙,其年立甘陵郡,治此焉。

又东北过东武城县西,清河又东北径陵乡西。应劭曰:东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乡,故县也。后汉封太仆梁松为侯国,故世谓之梁侯城,遂立侯城县治也。清河又东北径东武城县故城西。《史记》,赵公子胜,号平原君,以解邯郸之功,受封于此。定襄有武城,故加东矣。清河又东北径复阳县故城西。汉高祖七年,封右司马陈胥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乐岁。《地理风俗记》曰:东武城西北三十里有复阳亭,故县也。世名之曰槛城,非也。清河又东北流,径枣强县故城西。《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云:汉武帝元朔二年,封广川惠王子晏为侯国也。应劭《地理风俗记》曰:东武城县西北五十里,有枣强城,故县也。又北过广川县东,清河北径广川县故城南。阚駰曰:县中有长河为流,故曰广川也。水侧有羌垒,姚氏之故居也。今广川县治。清河又东北径历县故城南。《地理志》,信都之属县也,王莽更名曰历宁也。应劭曰:广川县西北三十里有历城亭,故县也。今亭在县东如北。水济尚谓之为历口渡也。

又东过脩县南,又东北过东光县西,清河又东北,左与张甲屯绛故渎合,阻深堤高鄣,无复有水矣。又径脩县故城南,屈径其城东。脩音条,王莽更名之曰脩治,《郡国志》曰:故属信都。清河又东北,左与横漳枝津故渎合,又东北径脩国故城东。汉文帝封周亚夫为侯国,故世谓之北脩城也。清河又东北径邸阁城东,城临侧清河。晋脩县治,城内有县长鲁国孔明碑。清河又东至东光县西,南径胡苏亭。《地理志》,东光有胡苏亭者也。世谓之羌城,非也。又东北,右会大河故渎,又径东光县故城西。后汉封耿纯为侯国。初平二年,黄巾三十万人入渤海,公孙瓒破之于东光界,追奔是水,斩首三万,流血丹水。即是水也。

又东北过南皮县西,清河又东北,无棣沟出焉。东径南皮县故城南,又东径乐亭北。《地理志》之临乐县故城也,王莽更名乐亭。《晋书地道志》、《太康地记》:乐陵国有新乐县。即此城矣。又东径新乡城北。即《地理志》高乐故城也,王莽更之曰为乡矣。无棣沟又东分为二渎,无棣沟又东径乐陵郡北,又东屈而北出,又东转径苑乡县故城南,又东南径高成县故城南,与枝渎合。枝渎上承无棣沟,南径乐陵郡西,又东南径千童县故城东。《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曰:故重也,一作千钟。汉武帝元朔四年,封河间献王子刘阴力侯国。应劭曰:汉灵帝改曰饶安也,沧州治。枝渎又南东屈,东北注无棣沟。无棣沟又东北径一故城北,世谓之功城也。又东北径盐山东北入海。《春秋》僖公四年,齐、楚之盟于召陵也,管仲曰:昔召康公赐命先君太公履,北至于无棣,益四履之所也。京相璠曰:旧说无棣在辽西孤竹县。二说参差,未知所定,然管仲以责楚无棣在此,方之为近,既世传已久,且以闻见书之。清河又东北径南皮县故城西。《十三州志》曰:章武有北皮亭,故此曰南皮也,王莽之迎河亭。《史记。惠景侯者年表》云:汉景帝后七年,封孝文后兄子彭祖为侯国,建安中,魏武擒袁谭于此城也。清河又北径北皮城东,左会滹沱别河故渎,谓之合口。城谓之合城也。《地理风俗记》曰:南皮城北五十里有北皮城,即是城矣。 又东北过浮阳县西,清河东北流,浮水故渎出焉。按《史记》,赵之南界有浮水焉,浮水在南,而此有浮阳之称者。盖浮水出入,津流同逆,混并清漳二读,河之旧道,浮水故迹,又自斯别,是县有浮阳之名也。首受清河于县界,东北径高成县之苑乡城北,又东径章武县之故城北。汉景帝后七年,封孝文后弟窦广国为侯国,王莽更名桓章。晋太始中立章武郡,治此。浮水故渎又东径箧山北。《魏土地记》曰:高成东北五十里有筐山,长七里。浮渎又东北径柳县故城南。汉武帝元朔四年,封齐孝王子刘阳为侯国。《地理风俗记》曰:高成县东北五十里有柳亭,故县也。世谓之辟亭,非也。浮渎又东北径汉武帝望海台,又东注于海。应劭曰:浮阳县,浮水所出入海,朝夕往来,日再。今沟无复有水也。清河又北分为二渎,枝分东出,又谓之浮渎。清河又北径浮阳县故城西,王莽之浮城也。建武十五年,更封骁骑将军平乡侯刘歆为侯国,浮阳郡治。又东北,滹沱别渎注焉,谓之合口也。 又东北过邑北,水出焉。

又东北过乡邑南,清河又东,分为二水,枝津右出焉。东径汉武帝故台北。《魏土地记》曰:章武县东百里有武帝台,南北有二台,相去六十里,基高六十丈,俗云,汉武帝东巡海上所筑。又东注于海。清河又东北径纻姑邑南。俗谓之新城,非也。又东北过穷河邑南,清河又东北径穷河邑南。俗谓之三女城,非也。东北至泉州县,北入滹沱。《水经》曰:笥沟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自下为派河尾也,又东,泉州渠出焉。

又东北过漂榆邑,入于海。

清河又东径漂榆邑故城南,俗谓之角飞城。《赵记》云:石勒使王述煮盐于角飞,即城异名矣。《魏土地记》曰:高城县东北百里,北尽漂榆,东临巨海,民咸煮海水,藉盐为业。即此城也。清河自是入于海。

荡水出河内荡阴县西山东,荡水出县西石尚山,泉流径其县故城南,县因水以取名也。晋伐成都王颖,败帝于是水之南。卢谌《四王起事》曰:惠帝征成都王颖,战败时,举辇司马八人,辇犹在肩上,军人竟就杀举辇者,乘舆顿地,帝伤三矢,百僚奔散,唯侍中秘绍扶帝,士将兵之,帝曰:吾吏也,勿害之。众曰:受太弟命,惟不犯陛下一人耳。遂斩之,血污帝袂。将洗之,帝曰:嵇侍中血,勿洗也。此则嵇延祖殒命之所。

又东北至内黄县,入于黄泽。

【1】【2】【3】【4】【5】【6】【7】【8】【9】【1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NP)风吹不进(1V2)失败者(np)星际入侵(np)魔头的命根 (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