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当着众人的面娇媚地答道:“嗳呀,好妈妈!干吗净想赶快走呀。”
“哪怕请吃一顿晚饭也好啊!”母亲想“要不然,又是象前两天那样,请你吃几片夹着香肠和梅舍尔干酪的面包。”
晚会总算结束了!
一连三天,母亲带着姐姐去参加晚会,每一次都发现“他”早已到场。洋洋自得,涎皮赖脸的。狂风暴雨的争吵几乎成了必不可少的事情,她们相互攻讦,从车上一直吵到家里。但是,威胁也罢,劝说也罢,对“发狂的娜娇哈”毫无用处。她仿佛已挣脱了锁链。
“不用说,他们早勾搭上啦!”母亲对此深信不疑,为了结束这种家庭叛乱,她决定采取一个断然的措施。
她事先谁也没告诉一声,径自派人送信到红果庄,吩咐立刻把宅子里的火炉生起来,并且通知他们,她跟着就要回去了。
又过了三天;姐姐继续“胡闹”但是因为母亲决定保持沉默,所以家里相对地比较平静。第四天早上,她去向外祖父和二舅辞行,对他们解释她突然离去的原因。他们赞成她这样办。回到寓所后,在午饭之前,她走到父亲那里,告诉他,她明天早上要带着女儿回红果庄,一个礼拜以后再派车来接他和别的人。
“这一袋铜板给你上教堂用,”临了,她对父亲说“至于房租,席尔卡①会付的。乡下要用的食品也由他去采买。”
①即第十四章中的席南吉-斯特列科夫。
午饭后,姐姐象往常一样回到自己房里去准备晚妆。今天,霍罗莎文家有一个小型舞会“他”一定会去。但是她刚动手化妆,母亲就来阻止她。断然宣布:
“不必打扮啦!我们不去了。”
“这倒是新鲜事儿!”姐姐气极了,但是看了看母亲的脸色,知道不能再胡闹下去。
“你们给小姐收拾一下。不要什么衣服都拾掇,够一个礼拜穿就行了。我们明天早上回红果庄!萨什卡,你留在这儿,拾掇其余的东西,乡下由马利什卡伺候小姐。”
“好妈妈!我的亲娘!现在正是谢肉节①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①谢肉节是四旬斋期前一周的节日,正是跳舞作乐的好时节。
“我受够了。照我的话办。”
风暴立刻发作,这一口伴随风暴而来的是若干次也许是真正的昏厥。但是母亲不再害怕,她沉着地说:
“给小姐解开衣带。歇会儿会缓过气来的。”
晚上,装好了车,喂饱了马。黎明时天下起雪来,马车顺利地开出大门,向城关驶去。
姐姐的短促的罗曼史就此结束。
我不能确切地说出我们家在莫斯科一连过了几个冬天,但是无论怎样努力,从为姐姐选择夫婿的角度来看,这几次旅行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我上面向读者介绍的这些求婚人,是仅有的一些称得上门当户对的人物;虽然,除了他们,另外还有一些仰慕姐姐的追求者,但他们是一些无足轻重的未婚男子,没有一个好心肠的母亲会为自己的女儿考虑这样的对象。